第10部分 (第1/4页)

儿,谁也不知道是哪位办喜事。荣府和陈家又素无来往,更不知道了。

贾母是真累了。姑表亲,舅表亲,打断骨头连着筋。林丫头和宝玉真是没话说,相配得不得了。家室、人品、性情、个个儿都好。尤其林丫头还孝顺,脾气好,见识多,宝玉也肯听她的劝。林丫头还有一个很得圣心爹。上哪儿找这么一个合适的孩子!

亲事是拦不下来了。平常人家还好动动手脚,陈家不是一般人家,能出皇后宠妃,历经两朝的家族不是寻常人等能动的。荣府相对于它,只是土鳖,没一处拿得出手的,虽然贾母心中自家永远金陵第一。

贾母的叹气,贾琏夫妻的无奈,王夫人很不以为然。元儿得封贵妃,皇后之下后宫第一。自家也是有爵位的国公之家,如今也算是国舅外戚了。这样的尊贵,这样的体面,是一般人能攀的吗?

可是她也是察言观色,一贯锯嘴葫芦不多开口的。现在老太太明显气不平,傻子才撞枪口呢!

事情发生了,自家又明显无力转圜。众人一阵无力,只好罢手。林姑爷的继妻都快进门了,自家才收到消息。傻子都知道,这事是有意背着荣府,不让荣府知道了。没准儿背后就是陈家的手笔。说不定林家也掺了一手,不然怎么林姑爷刚好这时候病重了?

贾母倒是想仗着自己一品夫人的身份进宫到太后或荣太妃处说说话,可太后和荣太妃几十年不合。要是真进宫了,让太后知道这事背后的事故,到时才是真没脸呢!

贾琏和王熙凤回了内屋,看着妻子明显不好的脸色,贾琏随口问道:“好奶奶,又是怎么了?谁惹你不痛快了,告诉爷,爷替你收拾他去,只小心肚子里的哥儿!”

没错,王熙凤怀孕了。算算日子,刚好是贾琏送林黛玉回扬州,打听好消息回到京城那晚。要不然王熙凤也不可能让婆母邢夫人轻易带走大姐儿,实在是有了身子精力不够。没看一向揽权要强的琏二奶奶连管家大权也松了一半儿了吗?这一胎好容易得来,她精心着呢,半点差池也不敢!

王熙凤冷哼,鼻孔里出气:“还不是我们端庄文雅的宝姑娘。”把白天薛宝钗在贾母屋里对王夫人、贾宝玉说的话说了一遍,冷笑,“毛还没长齐的丫头,倒充起款儿来了。见天儿地训这个,说那个,满嘴的仁义道德,女孩儿规矩。她才多大,见得了多少?那是她哪门子的姑妈?便是我们,还隔了一重儿呢!”

王熙凤松走的一半儿管家权回到了王夫人手中,被王夫人打着“年岁大了,精神头不好”为由分了一半儿给了薛宝钗这个外甥女儿帮忙,还说“好孩子,你姊妹还小不经事,只替你姨妈看看吧!”明晃晃地折了三春国公府姐儿的脸面。

这时候王熙凤看事情分的很清了。也不说什么“我不是王家出来的,二太太,薛姨妈不是王家出来的?我们王家便是扫扫地缝,也够你们贾家过一辈子”这类话了。自己虽也是王家人,可薛宝钗可是薛家的,不过一介商贾女,狂个什么劲儿!

士庶有别!王熙凤自认自己世家女身份出身,有足够的资格鄙视皇商出身之人!

就冲这一点,她也要听老祖宗的,把林妹妹和宝玉拉一块儿,把宝丫头踢一边儿去。不然以后,这荣府哪还有自己哥儿的一席之地?白给人做嫁衣裳了!

贾琏对于林妹妹的感觉很微妙,一面妻子觉得儿子是林妹妹带来的福气,一面林妹妹实在不是一般人。(一般人,自己见了会如同看到太祖母吗?除非见了鬼了!)

而对于见面次数也少得多的薛妹妹同样无可无不可,没啥恶感,但也没啥太多好感。不过二房一亲戚,也就面子情,就这么处着罢了。

薛妹妹这模子他也理解,那些文人说什么?哦!淤泥出青莲!先天出身不够,自然要后天勤能补拙了。即便当今对皇商地位提高了不少,奈何真正传承百年的世家或书香门第对于“商”之一字,还是鄙视不屑者居多。

“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不巧,世人眼中,商家连小家且不如。后者好歹还是正经耕读之家呢!

耕读之家传承几代,若子孙争气,尚有可为。一旦背上了“商家”的名号,差不多就子子孙孙无法翻身了。除非皇帝大开天恩,亲自给你家改换门庭。否则,你就准备和同行世代联姻吧!

王熙凤抱怨了一通,抬头看自家爷也没啥不好的脸色,心里也好受多了。

想想自从有了身子便日渐臃肿的自己,再看看一旁布置东西水葱似的平儿,心里微酸。可想想肚子里的哥儿,又平静了一分:

与其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