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是姨娘肚子里出来的罢了”。

林黛玉捏捏惜春的小脸笑道:“又有什么好东西孝敬我?先别拿,不说还忘了,上回子你嫂子给你的那块压裙角的莲叶佩呢?我见了你那个,想着打个络子你配。偏一时想不到好花样子,就没动。前儿偶然间读诗的时候,看着一句‘江南可采莲,鱼戏莲叶间’的句子,觉得雅的紧,很是称你的佩呢,做了个双鱼的来。你瞧,我怕混忘了,还放在荷包里呢!”一面说,一面从袖中掏出一个素色荷包,打了开来,果然里头有一个浅蓝色双鱼的络子。

惜春一手接了,甜甜地笑:“不枉我和你好。对了,林表弟在家可好?每回子我们去你家,他总在睡,也不理我一理儿。喏,我听入画说,小孩子睡觉总念着吃,故而流的满脸口水,特特问了奶娘,要了样子,做了个围兜呢!”边说话边顺势挽着林黛玉的胳膊,往其肩上一倚,又道,“我也怕顽的兴头了,给混忘了,就叫入画给了紫娟姐姐了。”

惜春是宁荣二府最小的女孩子,也是嫡系子孙中最年幼的。偏她性子又孤僻,一般人连话也不大多,与迎、探二春年龄相差一大截,宝玉虽好,又是个男孩子。长辈们眼睛都黏在贾宝玉身上了,仅有的几点关注,也叫出挑的探春得了去,因此小姑娘一直在热闹的荣府中孤独着。不想那日林家小哥儿满月,贾母等人带着三春不请自到。小姑娘一见着香香软软的小包子心里就爱的紧,只觉得世上再没比这更得心的了。至此,内心一股子“弟控”属性就一直暴涨着,怎么也压不住,满腔满腹所谓“姐爱”无法消散,全投到小包子身上了。不知情的还以为,这位才是林家小哥儿的亲姐姐呢!为此,赵姨娘贾环背地里没少醋,亲姐姐还不如外表姐呢!很是上了探春一番眼药,给了好大难堪,宝玉也难逃一劫。

林黛玉刮刮惜春的小鼻子,笑了笑:“你们只管起社,可别算上我,我是不敢的。”

迎春正要说“你不敢谁还敢呢。”不妨话未出口,那边贾宝玉道:“这是一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不要你谦我让的。各有主意自管说出来大家平章。宝姐姐也出个主意,林妹妹也说个话儿。”

一众人一行走,一路说,很快就到了探春住的秋爽斋。李纨率先进了门,笑道:“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前儿元宵,我原有这个意思的。我想了一想,我又不会作诗,瞎乱些什么,因而也忘了,就没有说得。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你作兴起来。”

郑漪一面打量秋爽斋的陈设摆件一面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三姐姐这里到不像是卧室,竟是个书房了。”

众人听了,都说好。李纨自称“稻香老农”,探春原欲唤“秋爽居士”,贾宝玉觉着不雅,且又瘰赘,秋爽斋这里梧桐芭蕉尽有,便提议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

探春想了想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o39;。”

薛宝钗原住蘅芜苑,便自称“蘅芜君”,迎春、惜春各依住所,名:“菱洲”“藕榭”。只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依旧无号。

薛宝钗有心拿贾宝玉取笑,故道:“宝兄弟的号再不用想,早有了,‘无事忙&#o39;三字恰当的很。”李纨觉得‘绛洞花主’更符合贾宝玉平日追求,最后几个人讨论来讨论去,拍板“还是怡红公子最佳”。

贾宝玉听闻也不恼,自在乐呵。关澜直言不会作诗,关沅还小,更不会;郑漪自言百花之中最爱水仙,也顺势取了个雅号“凌波”,最后,就剩下林黛玉一人无号。偏林黛玉素来在诗词上不甚上心,因而随口道:“我自来在此处不甚上心,一时也想不到,你们既替‘怡红公子’取了雅号,顺便替我也想一想吧。”一时众人又开动脑筋想了起来。

探春心想:潇湘馆原是老太太留给林姐姐的,里头又有几杆竹子,甚是清幽雅致。想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潇湘馆又是留与她住的,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潇湘妃子&#o39;,再没比这更合适的了。

想罢,刚要张口,说自己替林姐姐想了个雅号名“潇湘妃子”,却听郑漪念道:“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

“三姐姐,这是你写的么?你字真好。都说字如其人,三姐姐长得爽朗大气,连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