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贾母心里不爽,玛瑙这个一等丫头更不爽。国公府里老太君身边大丫头和年幼丧父寄人篱下的小丫头身边大丫头能一样吗?她虽不是鸳鸯姐姐这般得脸的,也是正经领着一等丫头例的,宝二爷、琏二奶奶见了,还要叫声“玛瑙姐姐”呢!

自打两位庶姑奶奶来了,不过两天功夫,老太太的脸就没和缓过。玛瑙不由得暗恨:天底下死绝了人了不成?人也钻,鬼也钻。正经嫡亲姑奶奶便罢了,不过姨娘养的,哪个名牌上的,好好呆在族里不好?偏巴巴儿地削尖了脑袋往这里挤。叫她好好个前程白毁了!

琉璃也被吓到了。她比玛瑙还要早到老太太身边,真真没见老太太脸色这样难看过,心里也有些害怕。见玛瑙摇摇欲坠的样子,老太太脸色更黑了,她也不敢再哭,只强压着泪,白着小脸仗着胆子道:“姑娘和大姑太太都昏迷不醒,二姑太太(郑宜人),请老太太给找个太医。”

一句话断断续续几回才说完。琉璃吓得直趴在地上发抖。

不是每个老太太赏的丫头都有珍珠(花袭人,在贾母身边伺候是名叫珍珠,直到被赐给贾宝玉,才由贾宝玉改名“袭人”)和紫鹃姐姐这般好运的。前者先伺候史大姑娘,后伺候宝二爷。不拘哪个主子,都当其是最最贴心之人;如今更是入了太太(王夫人)的眼,每月里单从太太的月例里领出二两银子,提了准姨娘。紫鹃姐姐也是命好的,林姑娘身边虽不是最得意的,可是旁人都信服她,连王嬷嬷那般刻薄之人,也对她和颜悦色的,林姑娘更是三不五时赏东赏西。紫鹃姐姐的穿戴,竟比宝姑娘还鲜嫩些。(一个穿红着绿的丫头是比一个整日介往朴素了打扮的小姐要亮眼些,不过后者气场更着些罢了。)

关宜人虽是庶女,却是嫁人做正妻的。既是正妻党,自然要抓得住老公,防得了小三。关澜身边的两大门神春秋、半夏就是关宜人亲自叫人调/教好了给庶女使的。那时,关澜刚满1o岁。这还是庶女,关沅这个亲生的,更是打一落了地,就开始挑选人选了。

一个半夏,一个蕊儿,把空降兵玛瑙琉璃挤兑的没边儿。别说在关澜关沅面前多得心了,连脸也露不着。

人家也不是说你干啥她不让你干,不能白领月钱不干事不是?差事,捡好的让你做,一个管衣裳,一个管头面,但,就是让你近不了两位姐儿的身。除此之外,完全当你不存在。

这在被鸳鸯死死压了一头的玛瑙琉璃看来,怎么受得了?喵喵的,鸳鸯姐姐原就是头一份,占着尖儿的,咱们没办法,现在让你们两个小蹄子也压头里了,咱们要不做点什么刷一下存在感,以后在荣府还怎么混?因此,郑宜人身边的丫头叫人去给贾母报信时,这两位想也没想,便跳出来了。

贾母又觉得庶女是生来讨债的了。她直觉这是庶女在借着沅丫头的事在闹事故,给她挖坑跳。可她还真不能不找太医。不找,这就是现成的眼药。找了,她心里更堵。

本朝不但于“孝道”要求的很变态,还有个“慈道”的说法,说的就是长辈父母对子女晚辈的慈爱。一个“苛待寡妇失业姑奶奶”的罪名,就足够给天下人戳尽骨头了。

明知道前方是个深坑,可还不得不往里跳,这种感觉真是憋屈!

贾母深深倒吸了一口气。越看底下跪着的两只鹌鹑越恼火:平日瞧着个个儿机灵,一遇事就蠢笨的要死。

林黛玉虽和关氏姐妹相处不久,倒也算可以。也有点担心,瞧贾母脸色和缓了,也想要去看看,刚要张口,眼睛余光瞟到奶嬷嬷王嬷嬷在皱着眉头摇头。嘴里脱口而出的话就变了:“老太太,也不知道是哪位姐妹,玉儿也有些担心。”

拍拍面前的小手,贾母深深吸了口气,吩咐守夜的丫头伺候穿戴,她有感觉:早晚叫这些不省心的气死。

贾母走后,林黛玉诧异地看向王嬷嬷:“才刚,拦我做什么?”

“姐儿加件儿衣裳。”王嬷嬷递过来一件外套给林黛玉披上,又把被子两边掖一掖,才含笑道,“也怨嬷嬷不好,总想着姐儿还小,什么脏的、倒的,也很不敢和姐儿说,怕脏了姐儿的眼,污了姐儿的耳,这上头乌七八糟的事儿从来不提。”

“嬷嬷怎么了?有什么我不好知道的?”

王嬷嬷一下又一下地摸着林黛玉的头发,一派慈祥,半点平日之刻薄也无。“内宅上头的事儿,从来难说。姐儿只宽心,那位关家姐儿必然无恙,有人弄鬼儿呢!”

林黛玉一头雾水,更糊涂了,“为什么?”这世上怎么会有拿子女安危做戏的母亲?

“姑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