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1/4页)

孙长远道:“那当然了,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啊。”

“我怎么听说běi jīng比上海大啊?”杨文勇问道。

“不是啊,应该是上海比běi jīng大。你看啊,咱们平时买的东西,都是上海造的最好,没听说过běi jīng造的吧。”孙长远道。

彭刚则反驳说道:“老孙,你这样说也不对,běi jīng是政治中心,是党zhōng yāng呆的地方,又不是搞工业的。”

“师傅,你到过běi jīng吗?”杨文勇问彭刚道。

彭刚摇摇头:“我就是一个小工人,哪有机会去běi jīng啊。就这次来上海,还是托林经理的福呢。你看,平常到上海出差这样的好事,哪轮得到我们工人。”

杨文勇不愤地说:“当然应该是师傅你来了,这次我们是来做事的,又不是来逛街买东西的。”

林振华一直坐在前排与王保星聊天,听到杨文勇的话,他笑着回头说了一声:“各位稍安勿躁,咱们这是有购物团。最后会给大家安排一天时间逛南京路,买点上海货。”

“太好了!”后排的三个工人一齐喝起彩来。

中巴车开出上海市区,穿过一大片农村,最终开进了一个门口有海军战士站岗的大院。

这个院子从外面看极不起眼,只是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长的围墙,让人产生出无限的暇想。进入院子后,大家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一直通向远方,在大道的两侧,是错落有致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有的是普通的平房,有的是三四层的小楼,还有一些是单层高达十几米的车间。建筑物之间的间隔都非常宽,显示出这里的主人根本就不在乎土地。

与地方上的厂区不同,这里所有的树木、绿篱都修剪得一丝不苟。树干上为了防虫而刷的白灰高度严格一致,远远看去,全都在一条直线上。这种整齐划一的风格,似乎在隐隐地暗示着来访者,这里是一个军事化管理的世界。

中巴车顺着主干道开了一段,然后拐进了一片家属区,最后停在一幢三层的红砖小楼前,这样的小楼,在周围还有七八幢,边上种着两排绿化树,把小楼与家属区的其他建筑巧妙地隔成两个空间。

王保星对林振华说道:“这一片叫小红楼,是我们基地师级干部住的地方。刘所长就住在一楼左边这套房子。”

“怎么,刘所长不会让我们住他家吧?”林振华问道。

王保星道:“当然不是,我们有招待所,你们的住处,刘所长已经安排好了。是秦老师让我先把你们带回家来,说要先给你们接风,然后再送你们去招待所。”

说话间,秦瑛已经从小楼里迎出来了。回上海几个月的时间,秦瑛已经完全恢复了上海人的装束,一身合体的碎花小棉袄,衬出她丰腴的身段,看起来颇有几分雍荣之气,再也不是过去那个穿着工作服的女统计员了。

“小林,还有孙师傅、彭师傅,你们都来了,欢迎欢迎。”秦瑛热情地对众人打着招呼,看起来,她的xìng格也比过去开朗了许多。

“秦师傅!”

“刘师母!”

孙长远和彭刚分别使用了一个过去的称呼,喊完之后,都觉得有些不妥,但具体不妥在哪里,却又说不出来。人家已经是上海人了,自己还使用汉华厂这种小地方的称呼,好像是不太对哦。

林振华大大方方地走上前,喊了一声:“秦老师好。”

秦瑛脸上绽开了笑容,她嗔怪地说道:“什么秦老师,还是叫秦大姐好啦。你看人家孙师傅和彭师傅,跟我就不见外的。”

杨文勇站在众人背后,想吱声又不知道说什么好。秦瑛一眼看到了他,大惊小怪地问道:“这是谁家的孩子,孙师傅,彭师傅,好像不是你们两个的孩子吧?”

林振华笑着把杨文勇拉到前面来,说道:“文勇,这是刘所长的爱人,你叫她秦阿姨吧。”

“秦阿姨好。”杨文勇乖乖地叫道。

秦瑛乐道:“好帅的小伙子啦,小林,他是谁啊?”

林振华道:“这是我们汉华公司的青工,叫杨文勇,现在跟彭师傅学徒呢。他算是我们着力培养的后备人才,这一次,我带他到上海来开开眼界。”

秦瑛把大家让进屋里。刘向海的家面积很大,光客厅就有40多平米,摆了一套人造革面的沙发。主人似乎是担心人造革用久了会磨损,在沙发面上又铺了一块钩针织就的罩子。屋里的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