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后生,你看,前面就是界碑了。跨过这块界碑,对面就是缅甸了。”山里汉子停住脚步,指着不远处的一块石碑向兰武峰说道。

“多谢大叔。”兰武峰道。

汉子问道:“后生,你到底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非要逃出去不可呢?你可要想清楚了,这一步跨出去,再想回来,可就难了。你在这边,就没有父母和其他亲人吗?”

兰武峰悲伤地摇摇头,说道:“大叔,不到万不得已,我也不会走上这条路。多谢你了,这是300块钱,是咱们事先说定的,你收下吧。”

汉子接过兰武峰递过去的钱,数了数,掖进口袋,然后说道:“你从这里过境,一直往前走,走出20里就有一个镇子。那镇子上,有当年跑过去的知青,都是中国人,你有什么事,就找他们帮忙吧。”

“好的,我知道了。”

汉子转身离开了,兰武峰看着他的背影渐渐远去,迈步向着界碑走去。

界碑孤零零地立在一片林间的空地上,两边是一样的丛林、一样的芳草,远处是淡淡的林间暮霭,兰武峰不知道,在那暮霭的背后,是什么样的一个世界。

兰武峰转过身,对着东方屈膝跪下,虔诚地磕了三个头,然后站起身来,抹去脸上的一缕泪水,毅然地跨过界碑,踏上了异域的土地。

182 差距

“林经理,回来了,广交会的成果如何?”

林振华从广州回到浔阳,刚刚跨进汉华公司的大门,就遇到了一脸笑容的郎冬向他打着招呼。

“收获不错,回头开会的时候细说吧。”林振华答道,他仔细打量了郎冬一眼,不由得有些愕然:“老郎,十几天没见,你怎么黑多了?”

郎冬哈哈笑道:“我们刚去了一趟柘林,路上晒的。”

柘林是离浔阳一百公里远的一个水库,算是当地的一个风景区。林振华听郎冬这样说,以为他是去旅游了,便随口问道:“怎么,老郎这么轻松,还有心情去旅游呢。”

“什么旅游,把我们都累死了。”青工罗咏梅从一旁走过来,用抱怨的语气说道。

“你也去了?”林振华有些奇怪了。

“不止我,还有少哲、勇群他们,还有好几十人呢。咱们老汉华公司的和老浔自的人都有。”罗咏梅说道,她见林振华还是没听明白,便又补充了一句:“我们是骑自行车去的,来回都是骑车,在水库边上还绕着山转了两天呢。”

林振华隐约猜出了些什么,他看着郎冬问道:“老郎,你带着工人们试车去了?”

郎冬点点头道:“没错,你不是从国外买了一百多辆运动型自行车回来吗,我就带着工人们骑上这些车实地测试去了。为了了解女同志骑车的感觉,还专门请了咏梅她们几个女工一起去,她们回来就怪我,说这一路把她们晒黑了。”

“林经理,我要求报销一盒珍珠美白霜,算是劳保用品,可以吗?”罗咏梅对林振华说道。

“没问题,挑最贵的买吧。”林振华大度地说道。

罗咏梅哈哈笑着走开了,林振华回头对郎冬问道:“老郎,测试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收获?”

“收获不小,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了进口自行车的许多独到之处,我已经让大家都记录下来了。”郎冬说道,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翻开指给林振华看:“你看,整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很符合人体四肢的长度特点,这样骑很远的路也不觉得累。车把手这个地方用的是橡胶,既柔软又能吸汗,不像我们用的是塑料,沾上汗水就有些打滑。前后叉上都有减震弹簧,遇到坑坑洼洼的地方能够缓冲……”

林振华饶有兴趣地听了一阵,然后说道:“老郎,你记的这些都非常好。你是专业搞自行车的,根据这些测试的心得,你要抓紧把咱们自己的自行车设计出来。还有,我想了解一下,除了这些感xìng的资料之外,你们有没有做一些定量的测试?”

“当然有了。”郎冬说道,“华青大学来的一伙实习学生,天天在实验室搞定量测试呢。拿出来的数据,让人看了真觉得有压力啊。你就说这个轴承吧,同样的构造,人家的轴承比咱们的省力一半以上。耐磨xìng也好得多,咱们的轴承钢球大概50万转就磨损了,人家的可以达到200万转以上。”

林振华皱着眉头道:“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就多了。首先是钢材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冶金工艺。其次是加工jīng度的问题,涉及到高jīng度磨床、研料。最后还有热处理的问题。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