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1/4页)

“哦,他们还有其他的一些工作。今天请吉拉蓬处长来赴宴,主要也是想聊一聊私人情谊方面的事情,就没必要让更多的人参加了。”林振华说道。

吉拉蓬当然能够听出林振华话里的暗示,所谓私人事情,那不过是一句托辞而已,他与林振华之间又有什么私人事情可谈呢?如果有可能,他倒是更愿意与这位舒小姐单独谈点私人的事情,不过,这位舒小姐貌似名花有主的哦。

林振华与吉拉蓬分宾主落座,舒曼坐在下首的位置上,担当起了倒酒、服务的职责。她事先已经交代过服务员,未经召唤,不要擅自进入这个包间,服务员们对此也是心领神会的。

东南亚各国政坛中存在的潜规则问题是众所周知的,就算林振华对当地的情况不了解,有了舒曼的介绍,他也大略能够悟出一些事情了。据舒曼拜访了一些当地客商之后所打听到的情况显示,这位吉拉蓬的来头不小,虽然职务只是一个小小的处长而已,但背后的靠山却是硬得很的。

此外,客商们还善意地提示道,如果欣欣公司想在泰国做成这笔化肥设备的生意,那么各种打点就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位吉拉蓬,就是需要重点打点的对象。甚至于吉拉蓬的胃口有多大,客商们都给舒曼说得清清楚楚了。

舒曼所接触的这些人,都是在泰国生活多年的华人客商。华人在泰国是少数民族,只占泰国人口总数的不足10%,然而,华商所拥有的财富却占到了泰国社会总资本的九成左右。出于一种血浓于水的感情,这些华人客商都发自内心地想帮助中国企业在泰国取得成功。

掌握了足够的信息之后,林振华决定,要在吉拉蓬身上做一些投资。

“吉拉蓬先生,这一次我们欣欣公司与泰国商业部之间的合作,还要多多拜托你的关照啊。”酒过三巡之后,林振华把话头引入了正题。

吉拉蓬说道:“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也说不上什么关照了。”

林振华道:“话不能这样说,虽然都是职责所在,但具体到选择谁家的产品,吉拉蓬处长还是最终拿主意的人嘛,这一点,我们是非常清楚的。”

吉拉蓬说道:“林先生说的,倒也是实情,化肥设备进口这件事情,部长是直接交给我来办的,即使是素差厅长,也已经表明过不插手了。”

“那是那是。”林振华连连点头,“我想打听一下,对于我们上次说起的事情,吉拉蓬处长是怎么考虑的?”

吉拉蓬皱着眉头说道:“关于你们能够提供化肥设备这件事情,我已经向部长汇报过了。你们的产品价格,还是有一些优势的,当然,优势也并不太明显。不过,对于你们的产品质量如何,部长还有些怀疑。在这方面,我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向部长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当然了,最终部长能不能接受,就不是我能说了算的了。”

说到这里,吉拉蓬向林振华递过去一个暗示的眼神,他的话说到这个程度,能不能理解,就看林振华的悟xìng了。

在吉拉蓬的心里,对于林振华能不能听懂他话里的暗示,还有一些不确定。

如果林振华是来自于东南亚某个国家的商人,吉拉蓬是完全不必担心的,但对于一个来自于红sè中国的商人,吉拉蓬就不太踏实了。他过去也曾接触过中国来的代表团,那些代表团只知道向他赠送什么杭州刺绣之类的工艺品。初次收到这些工艺品的时候,他还多少有些觉得新鲜,但收的次数多了,也就腻歪了。刺绣再美,能比绿油油的美元更美吗?

这一次,吉拉蓬是比较幸运的,他面前的这个中国商人,对于潜规则的理解能力,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其他中国人。而且,作为一家完全私营的贸易公司,林振华在财务上的自主权,也远不是那些国营公司能比的。在宴请吉拉蓬之前,林振华已经从舒曼那里全面地了解过吉拉蓬的为人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刚才一直在等的,就是吉拉蓬给他这个暗示。

“为我们这点事情,还麻烦吉拉蓬处长在部长面前费了半天口舌,我们实在是过意不去啊。”林振华说道,他从包里掏出一个鼓鼓的信封,从桌面上推到吉拉蓬的面前,接着说道:“这一点小小的意思,是我们的一些心意,还请吉拉蓬处长笑纳。”

信封没有封口,从侧面看去,能够隐约地看到里面装满了绿sè的纸片,这是吉拉蓬此生最喜欢的东西。他一边目测着信封的厚度,一边假意地说道:“林先生真是太客气了,向部长推荐最合适的供货商,也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嘛。你们中国人有句古话,叫作无功不能受禄,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