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 (第1/4页)

“没什么大事,只是有人担心我天凉受寒,所以给我弄了顶帽子戴戴。”林振华微微笑着对众人说道,说着,他把手里的报纸直接递给了张逸华。

“林振华现象!”张逸华一看那个标题,也是吓了一大跳。一个人的名字与某某现象联系在一起,多数时候都不是好事。

“什么?居然还有林振华现象,我看看?”林芳华好奇地凑过去,看到标题之后,一时没品出什么味道来,还回过头对林振华开着玩笑:“哥,你又出名了。”

“姓资姓社!林经理,这顶帽子可有点大啊。”安子轩也看了一眼报纸,然后忧心忡忡地对林振华说道。

“姓资姓社……”一屋子的技术人员们都感觉到一股凉气从脚底升腾上来,他们的脸sè都变了。

这个屋子里,除了林振华兄妹以及毕敏之外,其他的技术人员最年轻的也是四十出头了,他们都经历过许多次政治运动,对于这种政治词汇有着很强的敏感xìng。刚刚过去的风波是怎么回事,他们也都是很清楚的,现在一听“姓资姓社”这样的质疑,立即就意识到,林振华非常危险了。

“措辞十分偏激,用意十分恶毒啊!”张逸华一目十行地读完了报道,把报纸往桌上一拍,气愤地说道。

“哥,这篇文章对你非常不利吗?”林芳华这才回过味来,开始胆战心惊了。

林振华扭头对毕敏问道:“毕敏,老项有没有说别的?”

毕敏见林振华已经把报纸拿给众人看了,也就没什么可隐瞒的了。她点点头道:“项助理说,让你马上回浔阳去,省里派出了调查组,已经到咱们公司了,要求你马上回去汇报有关事情。”

“这么快!”张逸华惊讶道。

安子轩指了指报纸上的rì期,说道:“这是前天的报纸,咱们一直都没有注意,估计江南省方面已经注意到了。现在是敏感时期,这篇文章的指向xìng又这样明显,我想,江南省的领导肯定是担心要承担什么政治责任,所以赶紧派出调查组来进行调查。”

“安老师,你说我哥会有事吗?”林芳华焦急地对安子轩问道,在她看来,安子轩应当是很有经验的。

可惜,安子轩也只是一个书呆子而已,他对于政治的认识,仅限于自己经历过的运动。听到林芳华的询问,他摇摇头道:“我也说不清,按理说,林经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应当是没什么事情的。但政治上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呢?”

林振华稳了稳神,把报纸拿回来,自己从头到尾把那篇报道看了一遍,嘴角露出了轻蔑的微笑。

在这篇报道上,记者列举了林振华从承包汉华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至今的所作所为,专门指出了林振华在汉华重工所拥有的股权,以及受美国H&H公司委派担任汉鲁机床公司董事长等事情。在描述完这些事实之后,记者质疑道:林振华这样做,难道不是在变相地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吗?汉华重工的前途,是姓资还是姓社呢?

姓资姓社,在当时的确是一顶可怕的大帽子。如果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认为汉华重工姓资,那么林振华的前途就堪忧了。

不过,作为一名穿越众,林振华却知道,姓资姓社,是最不值得担心的一个罪名。因为两年之后,小平同志将会发表著名的南巡讲话,其中最核心的一句,就是“不要问姓资姓社”。今天大家看来觉得非常严重的政治问题,到那个时候将变得无足轻重。换句话说,南导给他扣的这顶帽子,绝对属于是有惊无险的。

“大家不必担心,报纸上只是一面之辞,奈何不了我的。”林振华对众人说道,“省里派出调查组,也是为了应付一下报纸的质疑吧。我在汉华重工行得端,走得正,所有的干部群众都可以给我作证,我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yù加之罪,何患无辞啊。”安子轩说道,“林经理,你还是当心一些为好。”

“TMD!这还让不让人干活了!”张逸华暴怒道,“如果林经理做的事情不是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才是社会主义?难道好好工作就是资本主义?我看这些记者的屁股完全就是坐到歪凳子上了。”

“没事的。”林振华道,“现在的中国不再是过去那个形势了,打棍子、扣帽子这样的伎俩,是成不了气候的。各位,我得先回浔阳去一趟,你们不要受这件事的影响,要抓紧时间把工业汽轮机搞出来。”

“林经理,你放心吧。”安子轩和张逸华都郑重地回答道。

林振华带着毕敏离开了汽轮机研究组的办公室,安子轩和张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