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部分 (第1/4页)

松下永三答道:“田中董事认为,当下我们能够采取的策略,只能是先降价稳住客户,保住市场份额。如果我们坚决咬住不降价的话,客户很有可能会转回去选择中国的产品,也有可能采取两边采购的方法。(《沸腾文学网》)对了,田中董事说,这叫壮士断腕。”

壮士断腕,大泽彦的心里涌起了一阵悲凉的情绪,在rì本,有点文化的人一般都会知道一些中国的典故,大泽彦也不例外。他不但知道壮士断腕的说法,他还知道这个词一般和另一个词连用,那就是:英雄自戕。

下一步,汉华是不是就要逼着西乎公司自戕了?

“好吧,松下君,你可以答应霍尔公司方面的价格要求,至于未来的事情,等你们回到rì本,我们再商量吧。”大泽彦心情沉重地作出了决策。

喜形于sè的鲍威斯呵呵笑着,和松下永三握手告辞,能够以38万一台的价格拿到西乎公司提供的焊接机器人,对于鲍威斯来说,真是一个意外之喜。现在他对于自己这一趟金陵之行,可是一点怨言也没有了,他希望中国的企业尽快地发展起来,覆盖的领域越全面越好。任何一个领域,只要有中国人参与,产品的价格就会大幅度地下降,作为客户,这种降价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好了。

鲍威斯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中国人不但可以造机床,也同样可以涉足钢结构。如果某一天中国的钢结构企业发展起来了,霍尔公司会不会像西乎公司一样,被逼到墙角去呢?

此时的鲍威斯还想不到那么远的事情,他只为自己成功地从西乎公司手里榨取了利润而得意,至于松下永三那副如丧考妣的嘴脸,鲍威斯自然是选择xìng无视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保住了市场份额。”田中永嗣拍着松下永三的肩膀,安慰他道。

“可是,这100套机器人,我们起码要亏400万美元,这样的市场份额,对于我们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松下永三叹道。《沸腾文学网》

田中永嗣道:“松下君,不要泄气,现在是金融危机时期,能够保住市场份额,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我想过了,眼下的挫折算不了什么,咱们应当励jīng图治,多开发高档机床装备,拉开和中国人的技术差距,这样他们就无法再为难我们了。”

松下永三看着田中永嗣那信心满满的样子,也只能无奈地叹气了。中国人已经追上来了,要想重新把技术差距拉开,谈何容易?汉华重工并不是一只病猫,而是一只猛虎,被它盯上了,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与松下永三的沮丧相反,林振华和他的伙伴们此时正意气风发,盘点着展会开始以来的斩获。这一次展会,中国机床企业推出了几百种机床产品,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属于跟随型的产品,谈不上有什么创新,但足以替代发达国家同行的同类产品。所有这些产品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价格低得惊人,平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价格的一半左右,这就使得它们具有了非常强的竞争力。

中国产品的价格便宜,首要的原因当然是劳动力便宜,其次还有一点,就是产品的研发费用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能够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但新产品并不一定就是适销对路的产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经过市场的检验之后,是会被淘汰掉的。这些淘汰产品的研发成本,都要分摊到那些成功产品的成本中去,这就使得发达国家的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中国在产品设计上采取的是跟随策略,企业所选择的产品,都是发达国家的同行们用高昂的代价进行过市场检验,证明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这种跟随策略使中国企业在研发时能够少走弯路,成本自然也就能够有效地降低了。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后发优势,先驱往往会成为先烈,而跟在先驱后面的那些人,倒往往会笑到最后,并且笑得最好。

林振华此时的笑容,就非常灿烂,各家分厂的销售人员纷纷前来向他报喜,让他充分体会到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境界:

“林总,太过瘾了,咱们光jīng密深孔镗床一项,就已经拿到4000多万美元的订单了,今年镗床车间的那些师傅们可得忙活一阵了。”

“林总,咱们的大型旋风车床接到了15台的订货,我真担心生产跟不上啊。”

“林总,巴西客户希望能够利用我们的1。5万吨水压机给他们锻压大型锻件,一年大概有5万吨左右的业务,咱们接不接?”

“……”

对中国机床装备最感兴趣的,仍然是亚、非、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