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部分 (第1/4页)

公门修行,一品接一品,门槛一道接一道,几乎没有尽头可言,那些朝廷砥柱的六部尚书,别说外地官吏,即便是可以参与朝会的京官,可能仍然有很多官员甚至一辈子都凑不到那些大人物跟前,就更别提说上几句话了。可除了首辅张巨鹿和顾剑棠之外,封疆裂土的藩王,无疑要比这些王朝栋梁的名公巨卿更加凤毛麟角。这几位赴凉士子,早已听说了新凉王的种种事迹,与以往的恶名昭彰不同,当下愈演愈烈的传言,多是年轻藩王的一桩桩壮举。但哪怕徐凤年是个扶不起的绣花枕头,只要他是北凉的主人,那么身后就注定会站着褚禄山、袁左宗、燕文鸾在内一大拨赫赫威名的沙场雄才。

徐凤年见他们都不肯说话,只好笑问道:“刘大人,担任员外郎后,走过多少路了?”

刘恭仁毕恭毕敬说道:“卑职任职屯田司员外郎两月有余,不知走过多少路,但靴子已经换了四双。”

李茂贞轻声道:“刘恭仁这个八品官,跟北凉先前那些蛀虫倒是不太一样,我曾查过底细,上任以来,不曾添置私宅,也不曾蓄婢。不过也不排除尚未熟悉官场脉络,没敢过早下水误了前程的缘故。”

刘恭仁哭笑不得,闷声道:“李老将军,你这算是好话还是坏话?”

徐凤年说道:“就李茂贞这臭脾气,一般来说,没直接说你坏话,那就都算好话了。”

李茂贞轻轻一笑,点了点头,神色有些自得。

徐凤年突然称呼了一声李老将军,问道:“刘恭仁这些新官赴任的外来士子,是不是还算让人满意?”

李茂贞嗯了一声,说道:“最不济在三四年内,都可以算清官,至于是否称得上能吏,比较以前那些蹲茅坑不拉屎的家伙,肯定要强上太多。”

徐凤年自言自语道:“这就够了。”

李茂贞突然小心翼翼问道:“王爷,要不咱俩换个位置,末将可不敢坐中间的主位,总觉得王爷是不是先礼后兵,要摘掉末将的官帽子了?”

徐凤年打趣道:“徐骁以前说过你李茂贞官瘾大,这才破例跟离阳朝廷帮你要了一个定额四人的游击将军,现在看来的确是这样。”

李茂贞哈哈笑道:“不当大官,怎么能领兵打仗,末将也就是知道自己的斤两,否则都想着跟王爷讨要一个大统领的官职了。”

徐凤年轻声道:“接下来有得打了。”

李茂贞愣了一下,紧接着会心笑道:“按照咱们的老规矩,每逢大战,徐家铁骑必设临时成制的先锋陷阵两营,要不算李茂贞一个?反正大将军答应过末将,游击将军的头衔可以世袭,老头儿也没啥心愿了。家里嫡长子李厚师,带兵不比我这个当老子的差,黄花关交给他,王爷大可以放一百个心。”

徐凤年微笑道:“徐骁都老死在了床榻上,你李茂贞已经四代同堂,去边境凑什么热闹。”

李茂贞沉声道:“那就当最后替大将军打马边关一趟。军师李义山说过一句话,总要让那帮北蛮子始终记得一件事,徐家家门口在哪里,就是离阳的国门在什么地方!”

第048章读书种子

徐凤年原本是想就此别过,绕过黄花关进入凉州,可李茂贞哪里肯放过他,死缠烂打给拐进了游击将军府邸,连刘恭仁几个也没能躲过一劫,府上大摆筵席,李茂贞喊上了嫡长子李厚师,老校尉不敢如何灌酒新凉王,可对刘恭仁就不客气了,加之李茂贞这种官场酒缸里浸泡出来的老酒虫,喝酒劝酒躲酒都炉火纯青,屯田司几位年轻俊彦起先还想着尽量在年轻藩王面前保持清醒,结果很快就喝趴下,刘恭仁酩酊大醉后击碗而歌,是郁鸾刀的那支《凉州大马》,一场酒宴尽欢而散。李茂贞自己也喝得熏醉,只能由李厚师帮徐凤年送出黄花关,出府之时,还有个面目清秀的儒衫少年鬼鬼祟祟跟在后头,正值壮年的李厚师一脸无奈,跟徐凤年解释那是自己的幼子李景福,十一岁便考中了秀才,不过这孩子极其仰慕他这位天下第一人的北凉王。徐凤年由衷称赞了一句,李景福可以算是北凉罕见的读书种子了。

李厚师相貌随他父亲李茂贞,不过官气不重,黄昏中,这名据拂水房密档记载做了足足八年锁阴燧燧长的黄花关骑兵都尉,跟徐凤年一起走在冷清大街上,两人身影渐渐拉长。少年李景福见北凉王跟爹都没有斥责他不懂规矩的意思,就蹑手蹑脚跟在四人身后,一脸艳羡望着扛刀的吕云长和背匣的王生。李厚师犹豫了一下,轻声说道:“王爷,我爹确实是有私心,想着让我接手黄花关,爹一直说就算可以世袭那个游击将军的勋位,也没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