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这凶手分明该死。”唐俪辞道,钟春髻叫道:“不错!那人承认之后,已被余大侠一剑杀了,雁门上下都颇为感激余大侠除奸之举。”池云忍不住道: “放你妈的狗屁!这人分明是个无关紧要的……”钟春髻秀眉微蹙,余泣凤找出杀害苟甲的凶手,并将之一剑杀了,分明是好事,她浑然不解为何池云会如此义愤。唐俪辞微微一笑,正在此时,纠集在厢房中的人们纷纷走出,居中的余泣凤昂颈背剑,如鹤立鸡群。唐俪辞迎上前去,对余泣凤一拱手,“听闻剑王抓获凶手,可喜可贺,夜里我在画眉馆设宴,剑王如果赏脸,夜里大家一醉如何?”余泣凤看了他一眼,纵声笑道:“万窍斋主人相邀,何人不去?今夜一醉方休!”唐俪辞又向江飞羽、古溪潭等等几人相邀,自是人人一一应允,厅堂之中喜气洋洋,一团和气。唯有池云冷眼旁观,满腹不快。

夜里,星月辉亮,清风徐然。

画眉馆乃是雁县最好的酒楼,设在北门溪之上,喝酒吃饭之际,楼下水声潺潺,偶尔还有蛙鸣鱼跳,十分风雅。雁门中云聚的各方豪杰和余泣凤坐了正席,唐俪辞相陪,雁门其余众人坐次席,主宾相应,觥筹交错,相谈甚欢。说及施庭鹤滥用毒物,害人害己,各人都是十分唏嘘,对这害人毒物恨之入骨,十分切齿。

一道颀长的白色人影倚在宴席之外的长廊上,池云斜眼看天,并不入席。

画眉馆外溪水清澈,溪边开着些白色小花,正是春天,溪水甚足,映着天空月色徐徐流动,景色清丽。池云冷眼相看,若是从前,如此天气,他早已在红梅山上和自己那帮兄弟赌钱喝酒去了。

“池兄。”身后有人叫了一声,来人步履沉稳,气息细缓,是个好手。池云头也不回,懒懒的道,“古溪潭?”

来人蓝衣束发,正是古溪潭。池云凉凉的道,“里头好酒好菜,满地大侠,你也不去凑凑热闹?”古溪潭手持酒杯,“我已在里头喝过一轮,喝酒此事非我所好。”池云道,“嘿嘿。”古溪潭道,“看不出唐公子如此秀雅人物,酒量却好。”池云冷冷的道,“你们若能把那头白毛狐狸灌醉,海水也给你们喝空了。”古溪潭微微一笑,“白毛狐狸?”池云斜眼,“你没听说?”古溪潭摇头,他年不过二十七八,行走江湖却已有十年,关心的多是江湖恩怨,极少注意些奇闻逸事。池云便把京城百姓经常议论的些传闻说了,当朝国丈唐为谦三年多前在自家水井中打捞起一位少年,起名唐俪辞,将其收为义子。这位干国舅来历不明,时常离京,行踪诡秘,京城传说其是狐狸所变,否则便是精怪、水鬼一路,谁也不敢得罪于他。古溪潭听了一笑了之,“原来如此……”他自己静了一静,过了好一会儿道,“其实今曰之事,古某颇有疑问,我看池兄不愿入席,不知是否一样心有所想?”

“想什么?想究竟是谁出价一万两银子买人头?”池云淡淡的道,“还是想究竟是谁如此消息灵通,恰好在余泣凤一脚踏进雁门之时,杀了苟甲?”古溪潭微微一笑,“都有,或者还有一条……究竟是余大侠太想听见苟甲的言辞,所以苟甲遭逢杀身之祸,还是余大侠太不想听见苟甲的言辞,所以苟甲遭逢杀身之祸?”池云嘿了一声,“瞧不出来你一幅王八模样,想的却多。”古溪潭道,“不敢,”他站到栏杆之边望着溪水,“江湖生变,我觉得施庭鹤服毒之事,仅是冰山一角,牵涉其中的各方人物,或许很多,或许追查下去,结果十分可怕,并非只是余大侠杀死一个刺客,就能结束。”

“你害怕?”池云嗤的一笑,“说实话,老子对江湖之中许多大大小小的‘人物儿’,一则人头不熟,二则看不顺眼,这事若是闹得天翻地覆不可收拾,撕破越多人的脸皮,老子越是高兴。”古溪潭叹了一声,“江湖中事,哪有如此简单……”往身后房中看了一眼,“但不知唐公子宴请余大侠,究竟是何用意?”

“老子不知道,姓唐的神神秘秘鬼鬼祟祟,长的一张好人脸,生的一副鬼肚肠,谁知道他在盘算些什么?”“我看唐公子眉目之间神气甚正,应该不是奸邪之人。”古溪潭道,“其人是万窍斋之主,曰后若当真追查猩鬼九心丸之事,我方获唐公子之助力想必甚大,只盼他莫要因为滋事体大,萌生退意。”

两人在屋外望月看水,屋内众人几轮酒罢,余泣凤眼望窗外两人,淡淡的道,“池云为何不入席?”唐俪辞喝了不少,脸色仍然白皙润泽,微微泛上一层极淡的红晕,气色极好,“想必是又对什么事不满了。”言下轻叹一声,“池云性子孤僻,方才就似乎对剑王杀死那刺客之事十分不快,我实在想不明白。”余泣凤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