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 (第1/4页)

这“浓云遮月”三个时辰毒发,毒发之后,即便是内力最强之人放血化毒,也挨不过一个时辰。

在给皇上包扎之时,他发现了蹊跷,但一想到那下手之人可能就在当场呢,未免坏了皇上后续之计,便也不敢表露。只能先回去给皇上配解药,等承天阁内安静了、解药也配好了,再过来和皇上细说。却不想,见着周炎在外,还是怕坏了皇上的事儿,便不敢进来。

刚才虽说情况紧急,但为了确保李忠贵和皇上都能相信,孙太医还是将这些事情都快语交代了,倒也罢来龙去脉说得详细。李忠贵虽嘴上说孙太医的话有些玄乎,但还是把他说的这些,都给皇上说了。

末了,低声道:“孙大人说他祖上有传下来治这毒的方子,他便紧赶着回去配了来。说让陛下务必要在三个时辰内服下,可保陛下无性命之忧。陛下,您看这事儿……”

皇上仔细听了李忠贵的回禀,细想片刻,低声道:“朕记得,孙卿是经过太医署考核进来的。当时调查他们这些考进来的民间能医,净尘司报上来他的身世,说他祖上是江湖人士,受到仇家追杀,满门只活了他一个。但他当时不过十几岁,武功薄弱,无力在江湖上摸爬,便想着凭借祖上传下的医术谋一个安身之所。”

那一次对民间陆招医的考核中,只有孙清风医术最为高明,当时张忠全把他的出身报上来的时候,他的确犹豫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将人留下来,因而印象相当深刻。

孙清风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显毒之法、祖上传下来的解毒之法,听起来,的确颇有一番道理。

但若单只听他的一面之词,的确有些冒险。

李忠贵说完,便跪着静等着皇上的吩咐,不敢有什么劝解之言。一颗心已经悬到了嗓子眼儿。若孙太医说的是真的,皇上没服下这解药,一旦毒发,后果不堪设想。若孙太医说的是假的,但陛下却当了真,真的服下了这解药,这解药万一是毒药……岂不等于他害死了皇上?

在皇上这儿,他不怕受什么埋怨,考虑得也不是能不能将自己摘清的事儿。如果皇上真的因为这一包药粉死了,他定然也不能苟活,必定要追随皇上到酒泉之下,给皇上赔罪。

因而在拿到这一包药粉之时,他心中便已经有了个法子,只是还要等皇上自己做出决断之后,他再提出此法来,或是劝说皇上接受此法。

“公公,可否把这药粉给本宫瞧瞧?”寝房里一阵安静之后,是皇贵妃先开口。

李忠贵自然不敢自己做主,看向皇上。皇上不疑有他,只以为皇贵妃是好奇,便点头让李忠贵将这药粉给她看。

随即便也道:“忠贵,你去叫一个小太监进……”

话还没说完,就见皇贵妃已经捻了一捏儿送到自己的口中!事出突然,根本没有机会将她拦下来!在此情况下,更不可能大喊她止住,且即便喊了,也没什么用处。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她咽了下去!

李忠贵一声低低惊呼,忙起身将皇贵妃手里剩下的药粉抢了下来。

皇贵妃低声笑道:“公公不必着急,本宫不过试试这一捏儿而已,就是留在本宫手里,本宫也不会再吃了啊。若是这药没什么害处,陛下自然是要用来解毒的。”

“娘娘对陛下之心,天地可鉴。”李忠贵低声感叹道,真真儿是发自肺腑之言。

他原本想着,如果陛下决定要尝一尝这药,他便亲自为陛下试毒;若陛下不打算用这药,他便劝陛下,由他先试毒再说。没想到皇贵妃却抢了他的先,做了他决定要做的事儿,可见皇贵妃对皇上,的确情谊深重,可将生死置之度外。

皇上忙起身拉着皇贵妃坐在床上,揉着她的手,心疼地看着她的眼睛:“瑶敏,你这是何苦?叫个小太监过来试毒便罢,何苦要冒险?”

皇贵妃温柔笑道:“若这药真有问题,周炎在外面盯着,或许别有用意。若是叫了一个小太监过来,半晌小太监都不出去,不是惹人起疑?恐是坏了陛下大计。”

见她如此温柔浅笑,完全不担心自己的生死、一丝惧怕之感、懊悔之感也无,皇上但觉心内一股浓烈的柔情涌起,恨不得如同年少之时那般,将她紧紧抱在怀中,许下生死与共。但这一番浓烈的情意涌上来,最终却只是紧紧攥着她的手,深深地看着她……

感受到他的情意,皇贵妃也是这般深深地看着他……一时相对无言,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却是谁也不说什么了感天动地的话、更不可能有什么不吉利的诀别之言。

就只是这么看着对方,好像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