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 (第1/4页)

林涛顿时大喜:“他们回来了!”

“是,”武长春道,“右军部后来扩充为近卫一营。又扩为近卫一师,师长就是萧陌。你说的佘安是第一师第一营营官。刘肆现任其下第一千总部千总官,仍旧兼管坦克司。若是核实无误,你的衔职起码在中校以上。”

林涛在心中存了多月的疙瘩终于解开,整个人都轻松了。只要这些人还活着,就足以证明自己当日没有当逃兵!

“不过当日也有不少袍泽留在山民家中养伤,后来陆陆续续回到营中。你还是需要写一封详细完整的报告,解释自己为何没有在康复之后及时返回营中。”武长春道。

“是!”林涛起身行礼。这个动作在他梦中无数次出现。然而真正做出来,却有些生疏。

武长春也没有想到原本只是约束性的谈话。竟然挖到了一个老侍卫营侍卫,而且还是锦衣卫调入营中的。

现在中高级军官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昔年的锦衣卫出身,其次才是矿工和纤夫。本着抱团的传统思想,他们渐渐成了营中的一股强大势力,称为“老人党”,以此与崇祯十七年后在山东的新募士兵区别开来。

如果按照营头来分。第一师是根正苗红的嫡亲部队,这林涛又是老右军部出身,加上过河冲阵的战功,可以说是“老人党”中的“锦衣卫派”,一旦回到军中很快就能成为一颗新星。

武长春不由觉得此人时来运转。以后脚下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只要不犯大错误,将军衔是逃不掉的。

林涛对自己的光明未来还没有直观的概念,只是能够回“家”让他很兴奋。接下去的工作就轻松多了,首先是在训导官的帮助下写一封情真意切地《归建请求书》,其中详细叙述了他在陕西山中的生活和环境,强调自己根本不知道战友成功撤离。

至于时局形势,他只知道李闯后来丢了北京,逃回西安,然后就是建奴东虏打了过来。

在这个咨询极其不发达的时代,许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县城,更不可能知道天下发生了什么大事。《皇明通报》在山东之外的流通也仅限于敌军高层之中,即便是吴三桂、孔有德这样的王爷都没甚机会得到一观。

否则孔有德好歹也能知道朝廷为何要疑心他们这些汉军了。

他到死都以为是豪格故意与汉军作对。

……

秦良玉到了太原之后,行辕增加了总训导部的办公场所,皇明政治学院也从济南迁徙到了太原。军校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迁徙,只要下达一个拉练命令就可以名正言顺让学员行军,非但达到了转移的目的,还能加强体能和行军方面的训练。

“殿下,林涛到了。”闵子若站在会议室门口,对皇太子报告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仍旧对着在座的一干将校道:“北直那边让他们打。原本我将两支主力部队放在北线就是以防御为主。他们晚打一天,我们就强壮一天,现在近卫一师的火器配装率超过了四成,正需要一次战斗来检验战术战法。”

他说完之后,见没人有异议,方才道:“此次会议尽快传达下去,就先这样吧。秦督、尤督,你二位陪我去见个人。”

秦良玉的地位高,所以现在总训导部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甚至排在了总参谋部之前。而且秦良玉并非一个愿意养老的人,虽然不再亲临战阵,但这位铁娘子将新的工作视作了战场,往往主动出击,非但坚持创办了政治学院,目今正积极策划刊行军报。这点上就连尤世威都无法抱怨,只能默默把手头的工作做得更好些。

对秦良玉而言,林涛正是带来了一个契机。

三人从会议室到了小会客室,林涛已经坐在里面等着,桌案上还有茶点和香茶。这样的待遇已经超过了公务接见的标准,对很多部门和人而言,都是一种强烈的信号。

“卑职林涛,参见皇太子殿下。”林涛见三人进来,连忙向居中身穿蓝色长袍的皇太子殿下拜倒。

“不必多礼,坐。”朱慈烺虚虚抬了抬手,盯着林涛的脸看了会儿,笑道:“哪里还需要那么麻烦找人来辨认。这张脸直接拉到我这里,我就认识!我还记得你是个神射手,五十步上箭箭能中红心。受伤之后可有妨碍?”

林涛已经激动得声音哽咽,道:“托殿下洪福,卑职如今还能射箭,只是伤了手筋,用不得强弓了。”

“不要紧。”朱慈烺微笑道:“军中要普及火铳,只要手指一勾,弹丸就出去了,不比射箭那般累人,威力却也不小。”他又问了几句关切的话,等林涛情绪稳定了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