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黄娟是戏校毕业生,已在话剧团工作了七年。话剧团不是个效益好的单位,这是把话剧拉到乡下去演,农民伯伯们不知道这算哪门子戏,既不唱,也没热闹的打斗,几个光人在台上叽哩呱啦说着话,这让农民伯伯们有上当受骗的感觉。话剧在城市里演也不吃香,城市人觉得话剧太单调了,宣扬的是一些城市人根本就看不见的或者是遥远的美好事物,这让城市人看着打哈欠。话剧团在文革后期和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及八十年代初一度挺火爆,排演了一些控诉“四人帮”迫害老革命或知识分子的话剧,那时候剧院门前排长队,等着看。那时候话剧团的演员很俏,走路海阔天空的,腿绷得笔直,随便走到哪里都有人一脸羡慕地盯着他们,因为他们一开口就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让一个个长沙人目瞪口呆。那时候电视还没普及,电脑这玩艺儿还在娘肚子里呆着,歌厅卡拉OK厅还一概没有,剧院前自然就排着长龙。但打黄娟从戏校毕业分到话剧团来当演员起,她从来就没感觉到过那种热闹,只能用怀疑的眼神盯着老演员听他们用甜蜜的语气追忆昔日的辉煌,而且钱从来就不够用,发的工资和奖金就像挤牙膏样始终是一点点,还不够买化妆品,更不要说买衣服穿了。她很想傍个大款,就像她的另外一些姐妹,但她又觉得把自己的娇躯献给一个她没一点感觉的男人摆弄,实在有些恶心。她喜欢王军,喜欢王军的那双眼睛,那双眼睛盯她一眼她就会打个哆嗦,那双眼睛里有两个旋涡,充满一种神秘的磁力,随便就可以把她“旋”进去,旋到他想去的任何一个地方。

他们是在话剧团外的一家电脑打字复印社认识的,那段时间王军常拿着连环画上她表姐开的电脑打字复印社复印,指示他去复印的是李国庆,因为那两年王军有一辆破破烂烂的经常“死”在路上的摩托车,王军骑着它驮妹子时常常让那些妹子放下娇贵的架子,在后面替他艰难地推车。他也把握着龙头吃力地推着,推到摩托车修理店去换火花舌或洗化油器或换离合器线或补胎换胎等等。王军说这台摩托车是他街上的一个朋友发了财,买了辆桑塔纳汽车,就把摩托车给他骑了。后来,他又说是在爱群大厦前花三千元人民币买的二手车。再后来,他忘记自己前面说过的话了,又说是他打赌赢的,人家连行驶证也没给他,因为那人想把这辆摩托车做两千块钱赎回去。王军的话你不要认真去听,他说的话十句里有九句半是没书对的,如果你相信他,吃亏的保准是你。王军骑着雅马哈摩托车擂到复印社前,停下,将我们画的连环画拿到复印机前,让黄娟的表姐复印。

有天,黄娟在表姐店里玩,当然就看见了来复印画的王军。王军没事,见黄娟身段爆好,一开口就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以为黄娟是北京人,马上想起刘友斌娶的北京老婆,那个北京鳖比起身材婀娜的黄娟来说不知差好远了,于是就冲她笑。黄娟那段时间极为苦闷,她想跟她的初恋分手,她的初恋男人女性,说话娘娘腔,而且开始露出同性恋倾向了,不愿跟她上床,就是上床也没激|情。黄娟发觉王军是对她笑就吃了一“公斤”,肚子都胀饱了。这个臭男人脑子没短路吧?干吗冲我笑?她想。喂,我望着你笑你很奇怪吧?王军跟她打招呼说。黄娟继续望着他,有些莫名其妙。你不要奇怪,你很像我小学时候的一个女同学,王军像同老熟人样跟她回忆小学时代说,简直长得一模一样,那妹子叫柳小萍。黄娟不晓得如何回答这个同她套近乎的男人,男人却一脸热乎乎地回忆,又说她后来随她父母去北京了,从此我再也没看见过她。黄娟开口了,所以你就对我笑?王军说:我以为你是我的小学同学。黄娟扭开了脸。黄娟的表姐非常讨厌黄娟的男朋友,那个青年说话不但很注重造型,还要摆兰花指。黄娟的表姐睨着王军,见王军目光火辣辣地盯着她表妹,就暗中高兴道:她叫黄娟。女字旁的口月娟。王军就汤下面道:啊,这么一个美丽的名字,难怪人也这么美丽。黄娟觉得他太多情了,却奇怪她心里对他并不反感。王军昂着头说:我们应该会有缘分,我发觉。黄娟看他一眼,淡淡地说:不会有的。说完就把脸扭开,不再理睬王军。

隔了两个星期,王军又骑着摩托车去复印,在复印社时他没看见黄娟,只有黄娟的表姐在。黄娟的表姐瞧着他递给她复印的一幅幅连环画,问他:你是河西美术学院毕业的吧?王军回答:我是西安美院毕业的。黄娟的表姐说:难怪你给我的感觉一副艺术家派头。王军想起说一口普通话的黄娟,上次我来时在你店里碰见的那个说一口普通话的黄娟呢?黄娟的表姐说:你还记得她叫黄娟?王军说:记得。黄娟的表姐说:她是我表妹,是话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