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冯喆就对李雪琴说:“天凉,你还是先回去吧。”

李雪琴就说:“也好,等你们工作做完,下午我再来接你们,将你们送回镇上。”

这时天空忽然一声惊天动地的霹雳,将众人的耳膜几乎震破,有个村委成员就骂了一句:“响你妈个逼!”胡德全就说:“谁他妈的逼也不能这样乱响。”

大家听了都笑,刘再芬看看天色说:“要去趁早,老炮台上一共多少人还在?”

胡栓旺就说:“连毛带草的有十七八个。”

刘再芬就皱眉:“那村里要多派几个人和我们一起上去,不然一家五分钟,顺利的话,中午前也下不来的。”

“那是,这会雨小了,待会再下大,路就不好走了。”

胡德全点了几个人和冯喆刘再芬一起上老炮台,还说自己再回去召集人手,李雪琴就和冯喆刘再芬告别,开车走了。

后店子村原本是在老炮台山上的,后来统一搬迁到了山下平坦点的地方,所以上山的路还算是宽敞,只是因为雨水冲刷了好几天,脚下泥泞不堪,刘再芬在上坡的时候几次都要摔倒,都被人扶住了,嘴里就埋怨不停,村委的几个人也满腹牢骚,借着刘再芬的话骂山上的人没事找事,净是给人找麻烦。

冯喆留意了一下,房河大坝里老炮台这里,有四到五里的距离,所以,被水淹的可能,几乎没有。

第63章独自在风雨中(三)

这时候已经快中午十二点,天色更加阴沉,密密匝匝的乌云好像就在几个人头顶伸手可及的地方,雨点打在雨衣上发出歘歘的声响,老炮台上有些地方已经积水成潭,有些地方却咧开几道裂缝,水顺着那些裂缝不知流到哪里去了。

冯喆看看店子老村已经有些破败的泥瓦老房,就和刘再芬几个分开行动,挨家挨户的对留守不走的人们动员劝离。

尽管众人苦口婆心,可是几乎没效果,留下来的基本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人,顽固的不行,其中就有胡红伟的父亲老疙瘩,他一见冯喆倒是愣了一下,嘴里又是一句:“我儿子……”

“你儿子让我来接你下山。”

老疙瘩摇头:“我想住哪就住哪,我没犯法,这是我家!”

雨势这会更急了,山上的风刮的像是在鬼哭一样,恰好这时就听到“轰隆”的一声,跟着冯喆的村委员就骂:“疙瘩,你听,哪家的房子倒了,犯法也不至于被活埋!”

“小冯!”

“小冯!”

远远的传来了刘再芬的喊叫,冯喆一脚深一脚浅的过去,刘再芬伸手将冯喆拉在一边,说:“这样不行!你听到刚才那声响了吗?”

“刘姐,你有什么主意?”

刘再芬说:“我们的方法不正确!应该特别时刻用特别手段!”

“怎么说?”

“要是三四个人抬一个人下山,这会也抬了一半了!”

冯喆明白了刘再芬的意思,说:“我们上来的一共七个人……”

“打电话让胡德全再派几个人来!他不是说再叫几个人吗?”

几个村干部一听刘再芬的话,早就不耐烦了,就冲进一间院子,将里面的一个老头半推半架了出来,这老头不停的挣扎,还骂,说自己就是想死在老炮台,用不着别人管,村委的人也不和他废话,直接的就将他拉向下山的方向走。

老疙瘩一看,嘴里说:“我不走,反正我不走,”说着就将自己关在屋里。

村委的那几个委员本来也都年纪大了,他们拉着那个老人,像是一群老头在打架,没走多远就全都摔在泥水里,有几个闻声出门的人看到这一情形都哈哈笑,有个村干部就骂:“不管了!急着投胎随便你!”

刘再芬这时打通了胡德全的电话,大声喊说:“老胡,老炮台都有哪些家有人住,都是谁,你最清楚,你现在给他们的家人亲戚挨个通知,说上面房屋已经倒塌不少了,今天这情况房子塌不死人雨也将人给淋死!要是不想家人今天出事,就都上来叫人,否则后果自负!”

刘再芬说着,近处又有一间房子噗通的就倒塌了,将刘再芬和那个村干部吓了一跳,

刘再芬就骂了一句脏话,冯喆想想,就走到一边,眨眼消失在雨中,不见了。

刚才那几个架人离开的村干部一瘸一拐的回来,全都一身泥,治保主任胡栓旺就说:“没工夫耽搁!不如我们卸了门板,将人绑在上面,用绳子拽着将人溜下坡,这样快些,让他们坐土飞机。”

刘再芬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