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1/4页)

裘樟清问起了自己?

冯喆说:“李博谷是南莫村人,这个学校也在南莫村的地界上,李博谷李老师这会在镇上的卫生院,家里可能没人,要不,找南莫村的支书来?要是叫镇上的哪位领导,可能不如村里的人更加了解李博谷的情况。”

李博谷在镇上卫生所,要是裘樟清要去看他,来的第一站就去了,还有她没有通知半间房镇上的领导,换了车牌,就是不想让人知道自己到了半间房,因此冯喆才说了这些话。

“好,那就叫那个村支书。”

冯喆以前总和南莫村的书记高志邦在一起喝酒,高志邦是推选冯喆当副镇长的有力支持者,并且高志邦还是胡红伟的大舅子,今晚事有凑巧,冯喆有心在裘樟清面前成全高志邦。

一连几天的雨,高志邦这会正在家里和人打麻将,看到冯喆的电话就到了外面,还没张开口,冯喆就说:“高书记,我是冯喆,你现在一个人到镇小学大门外小河边来。快。”

高志邦心说冯喆这会叫自己干嘛?不过这人从来没有办过莫名其妙的事情,叫自己必然有事,还说的那么急迫,就换了雨鞋拿了伞出了门,连给屋里的几个牌友都没有打招呼。

“我听说,你那会在半间房将这里的村落走完了?”

在等待高志邦的间隙,裘樟清问起了冯喆之前的事情,冯喆回答说:“只是大概,不全面。书记你想了解哪一方面的情况?”

裘樟清看看车外,说:“半间房镇里本地的领导都有谁?”

“刘奋斗刘副镇长,他是半间房的人,”冯喆一说,又加了一句:“我个人觉得,刘副镇长在工作中能坚持原则。”

这一会的功夫,冯喆就给裘樟清推荐了两个人,高志邦是自己人,刘奋斗,是可以争取的人,但凡做事就要用人,用对了人,事情总会被攻关,用错了人,只会坏事,没有人,什么都做不成,一切都是空谈。(未完待续。)

第172章第八天(五)

高志邦车还没停稳,冯喆已经从前面的车里走近了,没等高志邦开口就说:“老高,裘书记要见你。”

冯喆在此,还能有哪个裘书记要见自己?高志邦立即兴奋了起来,这么多年,哪有和县委书记当面谈话的时候?

“裘书记想了解关于镇上小学的事情,关于李博谷老师,还有李玉。”

“今天下午,学校有二十三个学生去县里找裘书记反应情况了,李博谷吐血住院了。”

几句话冯喆把情况说了大概,高志邦心里有了底,冯喆到了前面对车里的裘樟清说高志邦来了,裘樟清就让冯喆打开后门,让高志邦坐了进来。

“高书记,李博谷老师是你们村的人?”

高志邦心说自己在裘樟清面前算是什么书记?本来见到裘樟清还有一点紧张的,可是和裘樟清并排坐在一起,发现这个年轻的女书记也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比自己的堂妹高霞看起来也大不了多少,说起话来和颜悦色的,心里就平衡了些,觉得县委书记也不是三头六臂,也是普通人,就说道:“裘书记,你叫我老高或者叫我名字就成,李博谷是我们村的人,以前是村办小学的民办教师,后来村里的学校因为生源少,没有师资力量,镇上就决定将附近几个村的小学合并,成立了镇中心小学,这中心小学的前身就是我们南莫村学校。”

“李博谷的情况,我知道,怎么说呢?搁在以前。小学是村里管的。中学就是镇上的。于是出现了这种情况,学校里有公办老师和民办老师两种,公办的,就是财政拨款发工资,民办的,就由村里出钱,由于几个村的小学合并,学生集中了。人猛的增加,镇中心学校一下也没那么多的老师,原来各村的老师都到了镇上小学继续教书,李博谷也就是其中之一。”

“中心小学既然是镇办学校,教师的工资就应该归镇上财政划拨,可是镇上没钱,还是让村里出钱,这样村民们就觉得自己增添了负担,都不愿意,都到村里闹。我们就给镇上反应情况,镇上的领导说这不和从前一样。只不过村里的老师名称变成了镇上的老师,怎么就叫增添负担?村民说镇小学就是镇小学,既然是镇里的学校,老师的工资让各村村民出算怎么回事,那镇中心学校怎么不叫村学校呢?”

高志邦见裘樟清听的很认真,决心有话全都倒出来:“减负不减,就是增加负担,换汤不换药的,村民有怨言,我们这些村干部也不好做,夹在中间成了受气筒。镇上成立了中心学校,县里是支持的,从财政和师资力量以及各项政策都有相应的支持,至于李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