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什么?”

会议室里的人顿时都有些诧异,两个月了,他们从来没见过冯喆有这么铿锵的决断,胡德铨脸上带着笑说:“冯书记,那这些企业之前所投资的资产,可就收不回了,这恐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吧?”

“尊重是双方面的,人和人如此,企业也是如此。重新发包,发包的是金矿,不是别的项目,发包的对象,我们要优先考虑那些有资质有信誉,懂得遵守规章制度的企业合作,别人不将你当回事的时候,你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就是给自己找罪受,那些利令智昏不拿镇党委镇政府的决议当回事的人就没打算和我们合作,那么就不要在半间房这个地方再待下去了。”

“可是,我怕有人会闹情绪……”

冯喆看着胡德铨,又看看郝千秋,目光在会议室里所有人的脸上巡视一遍说:“焦主任,麻烦叫杨金田来。”

郝千秋心里一凛,冯喆叫杨金田来干什么?(未完待续。)

第265章冯黑脸(二)

【我是起(点)的作者飞翔的浪漫,感谢你关注《过关》,这本书目前已经连载到了第265章,请到(起)点支持正版,支持我的创作,谢谢。】

会议室里的人刚刚都听的很清楚,当杨树明问郝千秋的时候,郝千秋回答的是镇上的厂矿企业已经遵照镇党委和镇政府的指示全部停产了,而冯喆再次就同一个问题询问的时候,郝千秋回答的是由于客观的原因,企业办的人员不够用,所以,按照他的了解,这些企业是没有违反镇上责令整顿的命令的。

可是冯喆那份二十七家厂矿还在依然如我生产的数据,从何而来?

郝千秋脸上依旧的平静,心里已经在翻江倒海。

在座的人都是半间房各部门的领导,经历的事情也多了,他们看郝千秋的表现,知道冯喆绝对不是无的放矢的,那么,企业办主任郝千秋对这二十七家承包商的私下里的情况根本就是了若指掌?如果是,那郝千秋就是严重失职,就是拿着镇里的决定不当回事。

会议室里的气氛忽然的就沉闷到了极致,外面一阵风吹来,后院的一棵大榕树的枝条随风摆到了会议室的窗户上,发出了“啪”的一声响,大家都情不自禁的望了过去,焦一恩却看都没看一眼,他就要起身出去给税所所长杨金田打电话,冯喆制止说:“不用出去了,就在这里打吧。”

焦一恩点头坐下,给杨金田打了电话,在杨金田接通电话的那一瞬间,焦一恩从杨金田那边的话筒里懵然听到了一声买卖东西的吆喝声,于是他说着话,抬头看了冯喆一眼,可是冯喆却没有看焦一恩。

等焦一恩打完电话,冯喆说:“宣布两条会议纪律,第一,从现在开始,所有的人,没有我和杨镇的同意,不允许出这个会议室;第二,各位将身上的通讯工具全部放到桌上。”

今天参加会议的总共有二十多人,听了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唐经天第一个将自己的手机拿了出来,接着王茂强、刘奋斗、刘一彪几个也学着照做了,有人小声嘀咕了一句:“早知道刚刚不喝那么多的水了,要是憋不住……”

这人说了半截自己住了嘴。

等冯喆和杨树明也将手机放在了桌子上,冯喆让焦一恩对应人头清点一下将所有的手机收拾起来放在前面的文件柜里。

唐经天是刑警出身,又是派出所长,对于保密规定知晓的多,这时就说:“冯书记,要不要将手机关机?”

冯喆摇头,唐经天恍然了解:手机关机了,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在释放着一种信息,就是说现在有事发生,不能接电话,而没关机却不接电话,顶多来电的人想机主这会很忙不方便接电话,这两者有天壤之别。

焦一恩在收着手机却在想刚刚给杨金田打电话的事情,刚才杨金田那边传出了一声卖东西的吆喝声,那个声音可以说只要是半间房的老人都耳熟能详,就在镇政府拐了弯不远的市场上,有两个摊位,一个卖的是豆腐,一个卖的是豆腐脑,卖豆腐的那个商贩人高马大,声音洪亮,卖豆腐脑的那个人却犹如水浒传里面的鼓上骚时迁,干瘦矮小,说话总是有气无力,每次当卖豆腐的人高声喊了:“卖豆腐——”,将这个“豆腐”的音拖的长长的快要没有声息的时候,卖豆腐脑的这个人就会轻声的叫出一个字:“脑”。

这样,路过的人听到的就是“卖豆腐——”“脑”的喊叫声而不是“卖豆腐”,这让人都会宛然一笑,觉得卖豆腐脑的人真是会投机取巧,不过其实这卖豆腐的和卖豆腐脑的是亲弟兄两个,而且卖豆腐脑的还是哥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