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 (第1/4页)

可是李雪琴今早和李金昊通话,李金昊说自己中午要和局里的领导开个会,不能回去,李雪琴就气丧了,干脆给冯说,自己过了中午再到镇上,不过请冯中午来家里吃饭。

冯说不必了,还有些事要办,就挂了电话。

过了午时,冯没打电话,李雪琴就拨了过来,说已经给林晓全说了,下午自己不去镇上,让冯不必来了。

冯正好这时将需要的东西撰写完毕,就出门到镇上找刘奋斗。

刘奋斗这会正在办公室喝茶抽烟看报纸,见到冯进来就说:“早上等你了半天,怎么姗姗来迟?”

冯知道他说的是四楼办公室的事情,从兜里掏出烟递过去,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镇长给审阅斧正一下。”

刘奋斗接过冯递过来的稿子,随手又接过冯的烟,先说了一声:“好字,这比打印的都整齐,”接着念道:“关于梅山县半间房镇水利站改革的调查和思考?好家伙,你才来几天,就要改革。”

“嗯,不吸烟的倒总拿着好烟,哎,写的有深度。”

冯没吭声,将整盒烟放在刘奋斗面前,刘奋斗眼瞥了一下,将稿子一目十行的看完:“哦,说来说去的就是一点,要镇里给你撑腰,你要将水利站发展壮大。”

“是,镇长,你真是目光深远,发展壮大水利站,也是壮大镇政府的建设,这是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对水利工作的新要求。”

“呵呵,这小冯有意思,”刘奋斗笑了笑说:“我现在就告诉你,可行!只要不让我出钱,还是那句话,你干什么,不违法,不违规,随你去。”(未完待续。。)

第362章永不妥协(三)

别人在唇枪舌剑,冯默默的在想着心事。

《左传庄公十一年》里有“其兴也勃焉,其亡也突焉”的话,意思是说夏禹、商汤两人总是自责自己不够贤能,所以国家迅速的富强起来了,而夏朝的桀、殷朝的纣王总是将责任错误归罪与他人,所以国家迅速的就颓落下去了,梅山如今的状况整个就是农民忙shang访,工人在下岗,领导干部要卖厂,正好可以用得上其兴也勃、其亡也突这句话。

梅山县已经远远不是裘樟清在的那会了。

今天发生的事情归根到底的就是一个“钱”字在作祟,再有一个多小时,时间就进入了下一个年头,世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事情都可以用金钱来解决,衡量一个县领导工作是否有成绩,却百分之百要看这个县的gdp,据杨世贵的说辞,财政上现在根本没有钱,那么严守一在裘樟清走后,算得上是失败?由此冯又联想到了半间房替代自己的李凯旋,唐经天说李凯旋在花钱方面是乾隆,亓思齐说李凯旋是自己的儿子,乾隆长寿而雍正中年夭寿,自己并不想做那个早死勤勉的雍正而想做既能吃饱又不用操心的乾隆,只可惜愿望总是不能实现。

杨世贵说,到了十二月份税源已尽,而已经入库的资金全都被划拨了出去,新年即来,元月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在哪里都是一个未知,二月份适逢春节,更是需要钱,政府除要给干部职工拨付工资过年外,还要拿钱慰问下岗工人,可是通过今天看到的今年恐怕不是简单的走形式慰问一下就能说的过去的,还有要保障离退休干部职工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再有就是要应付春节期间突发事情的发生,也就是常说的三保:保吃饭,保运转,保平安,但怎么吃饭、吃饱饭还是饥一顿饱一顿的饭?如何能良性运转,不能保吃饭就不能保运转正常,平安又从何谈起?由此种种,冯觉得易本初这一次下手太狠了,易本初将专项的款子挪作别用,导致了原本该发放到农民手里的钱不见踪影,他的目的就是要将严守一给逼上绝路,严守一如果不尽早也就是在天亮之前拿出一个方案的话,必然在内忧外患中惶惶迎接新年的到来。

“叫杨世贵来。”

在其他人的吵吵闹闹中,同样沉默了好大一会的严守一终于开了口:“让皮建斌也来。”

皮建斌很快的就到了,杨世贵却迟迟不见踪影,严守一让人再度的催促,易本初也在说这人胖的该减肥了,再不来就要用八抬大轿去请。

皮建斌到了后就今天县里发生的事情对各位常委做了形势报告,严守一没吭声,易本初发话说今天公安干警们的表现还是很好的,没有和农民们发生什么过激行为,没有酿成难以控制的事件,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了问题的存在,皮建斌回答说回头一定会加强警务素质建设,提高干警在应对紧急事件中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冯觉得易本初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