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这一年是大周武德兴元二十一年,三公主宁阳十一岁。而二公主纯阳已是二八年华,于去年秋天及笄时定了冠军大将军府上的大公子,家里有上护军的勋位。已经过了纳采请期诸礼,只等着今年十月公主府建好,便要下嫁出宫了。

纯阳因着婚事忙着学礼仪还忙着其他事已经不去内文学馆了,几日不见宁阳倒是想她,于是这日便趁着午时来了贤芳宫,先入到殿上给正要小憩 的贤妃请了个安。这位贤妃今年开春儿诞下一位小皇子,取名瑞阳,武德帝对这个皇四子喜爱的紧,只是这位郡王县主出身的贤妃娘娘是个为人淡淡的,无论封妃那会儿还是如今得了皇子地位正盛的时候,见了谁都淡淡的,整日喜欢抱着本书在榻上看,鲜少去别的宫走动,也不爱拉人来坐坐,似乎除了看书没别的嗜好。

贤妃见到宁阳来了倒是从榻上坐起来,两人规规矩矩地见礼,宁阳说了来意后,贤妃便道:“三公主请便就好。”宁阳这才退了出来,去了旁边李充仪的院儿里。

宁阳进得屋中见了李充仪和纯阳便笑道:“我今儿是来看二姐姐的,几日不见怪想的。”

李充仪坐在榻上懒洋洋地道:”你们倒是姐妹情深,只可惜啊,纵是情深也是人各有命,想大公主嫁到大渊去,次年冬天便喜得贵子,尽得太子宠爱。而我这个女儿呢,就是个没福气的。想当年让她去讨好端王爷,她爱惜脸皮子硬是不听我的话,如今怎样?被指了个散职的武官府第,有勋位在身又当如何?府上不过是个三品的,而他家那个大公子呢?听说是个好文厌武的,武职出身的府上大公子,偏偏要习文!闹得在家里也不受待见,如今也没个职位,日后可还有前途可言?“

纯阳本因宁阳来了很是高兴,听得李充仪开口便是数落不由低下了头,她如今容貌已经长成,一双秋水般雾蒙蒙的眸子,顾盼间自有一副楚楚之姿,让人不由心生怜爱。只是这些年来习惯了李充仪的说教,虽心里难受也只能受着。

宁阳蹙了蹙眉,心下不太舒服,自从永阳嫁去了大渊,她们姐妹经常去德芳宫陪德妃闲聊,时日久了才发现,若论做母亲,这位德妃娘娘真是个了不起的!和李充仪比较起来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李充仪仿佛心中闷气不解,瞅着纯阳又道:”端王爷如今可是大夏的端亲皇叔!连大夏皇帝都是当年长公主保下来的!你若当年肯听我的劝,让他早早看上了你,跟你父皇把你求了去,如今母嫔我可不就等着跟你享福了?说起来你就是个没福气的。“

纯阳绞着帕子心里难受,宁阳也紧抿着唇忍着回嘴的冲动。这李充仪有个毛病,她说话的时候你若回嘴,她便会又拿出一大堆的话来压你,直到说到你不出声低头听训了为止。你若不理她,她发一顿牢骚后便会让你下去了。

果然,李充仪见纯阳不言语,宁阳也没帮着她的意思,便叹了口气,道声乏了,转身让宫人侍候着午憩去了。

两人来到纯阳屋里,宁阳劝道:“二姐姐,你就要嫁人了,顶多再忍两个月罢了,可别往心里去。”纯阳用帕子拭了拭眼角,强笑道:“三妹妹不必劝我,我已习惯了。只是母嫔对这门指婚不满意,这些日子常说我,怪我为何不能晚出生个一年半载,如今大夏内乱平定,新帝即位,两国边关重开,父皇前些日子已派使节前往表祝去了。母嫔说,若是当年端王爷看上了我,如今给使节使些银子,让他在端王爷面前提提,说不定王爷记起来了便会来大周提亲了。”

宁阳听了愣愣无语,这李充仪还真是能想。她摇头道:“二姐姐,我倒是不这样想。端王爷如今身份尊贵了,可想嫁他的人也一定多了,怎能保证就轮到二姐姐头上?当年父皇指婚的事,二姐姐如今心里还有念想?”

纯阳摇了摇头道:“如今我也不是小时候那会儿了,缘分之事也能看透一二。父皇为我指婚那会儿已是深秋,冬天便听说大夏已定,这不是无缘又怎的解释?其实便是当初父皇指婚的时候,我心里也是不敢想的,那时候我一直以为端王爷的姻缘在大姐姐身上。“

”二姐姐这样想我便放心了,其实咱们是父皇的女儿,父皇的指婚不会差到哪里去。如今咱们大周正值盛世,无仗可打,南戎那边也早在前年便收了兵。如今朝中正是重用文官之际,二姐夫喜欢读书是好事,日后得了功名为国效力岂不是好?”纯阳一听红了脸,佯装要追打宁阳道:“你也有取笑我的时候!什么二姐夫,我还没嫁呢。”宁阳笑着躲避,屋里顿时一扫之前的憋屈,气氛欢乐了起来。

院子里牡丹木槿开得正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