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诸葛端云神色不动,却微微睁开眼,眼里似有某种冷意流动,他微微动了动唇,声音浅而轻:“动手。”

宁阳眼里露出喜意,她知道他们达成共识了,被这种人拿来当挡箭牌害人,实在不是件好受的事。

等宁阳再次望向窗外时,几个原本缩在人堆里看着极普通的人瞬间动了起来,人群霎时乱了。宁阳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想起诸葛端云那句“动手”的命令,难不成这一路上他们身旁都有人暗中护着?她一直以为只有他们两个来着……

她探着头往外看,想看看那个势利小人怎么被揍得爹娘都认不出来,窗子却忽然被一只大手关上了,与此同时人已像昨夜那般落入某处结实的怀里,诸葛端云将宁阳从窗边抱离,手却一直捂在她的耳朵上,淡淡的声音与平时没什么两样:“打架没什么好看的,待会儿收拾一下,这边的事儿闹大了咱们就得快些上路了。”

宁阳却听懂了他的弦外之音,不由抬起头来惊问:“不是打架对不对?他们在外面……杀人?”尽管如此问,窗外的惨叫声还是落入了她的耳朵。

诸葛端云捂着她耳朵的手紧了紧,另一只手却拍了拍她道:“他若不死,那女子一家人早晚要落难,咱们没办法带上他们一起走,管得了今日,也管不了明日。最好用的办法就是彻底除了这一祸害。”

“可若是杀了人事情不就闹大了么?”宁阳问。诸葛端云却冷哼道:“那样的纨绔子弟,你以为打了他他会善罢甘休?你没见事情都闹了大半上午了,也没见衙门里来人么?可见这江水城的衙门也是怕了他家的宗族势力的。我可不想路上在多一路大周官府的追兵。”宁阳又问:“可是若是杀了人,官府只怕更要追究了吧?”诸葛端云却道:“那可未必。打架和死了人可是两个性质,如今大周正值喜事,他家便与皇后母家同宗也得避着这段时间,如今反而因强抢民女的丑事反被人杀了,事情若传出去你猜会如何?保不准他家这条支脉都得受牵连。这江水城的知府也是一样,辖内出了这样的事,他便是为了保全头上的乌纱也不会允许事情闹大的。便是要查也会押后一段日子再查,那时候可就是个无头公案了。所以,若只是将他打一顿,咱们反而要麻烦一些。”

诸葛端云很难得有耐心将事情分析了给人听,这要是让云风和安泰看见了,两人一定会面面相觑,暗道:依王爷的性子,不是应该皱着眉怒吼一声:“问那么多做什么!还不照着本王的话去办!”么?

不过也正是因为诸葛端云的耐心安抚,宁阳才快速地冷静了下来,毕竟她有着成年人的灵魂,虽然杀人不是她很容易就能接受的事,但是她还没有善良到去同情一个仗势欺人为祸一方的恶霸。况且救人的决定也有她的一半,所以后果自然她也有承担的责任。

宁阳点了点头道:“那好,我这就去收拾东西,免得呆久了生事。”

诸葛端云的部下动作相当利索,待外面围观的百姓反应过来时,船老板娘已经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脸色发白地道:“杀人啦!杀人啦!二位还是赶紧躲一躲吧。”

诸葛端云点了点头,打赏了一锭银子给船老板娘,便带着宁阳上了岸,上岸的过程他一直扳着她的肩膀,不允许她的眼睛偷偷往四下里瞄。两人趁乱雇了辆马车,趁着衙门的人还没来的空隙,出了江水城,向北而去。

原本打算慢慢走,边走边游玩的决定不得不因为这次意外而改变,因为还没有收到北关那边关于刺客的消息,所以他们不敢大意,有时坐马车有时乘船,却从来不连着坐马车或者乘船,总是经常换着赶路。

时间进入到十一月份的时候,诸葛端云和宁阳终于到达了大周最北边的余城,余城的街市的建筑已经有些大气严谨的味道了,与帝都那种繁华婉约的美有些不同了,想来是两国边境,受了不少大夏的影响。两国之间隔了延绵数百里的两座山——莽山与北岭,好在两座山之间有一条狭窄的官道,这条道路一直由大周和大夏两边的军队把守,来往商队百姓皆需出示通关文牒。

两人来到余城时已是傍晚,于是便进了家客栈,要了间上房住下。因着宁阳现在的身份是诸葛端云的婢女,所以这些日子住店她都与诸葛端云要一间屋子,只是屋里通常有一床一榻,两人分开而卧。

因着这些日子走了这么远,从未再遇上变故,没见着追兵也没遇上刺客的消息,于是宁阳紧张了两天心情就又放松了下来,一进得屋里,小二就端来了热水,问道:“二位客官晚上是在屋里用饭还是在外面用?”

宁阳笑道:“在屋里用吧。小二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