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 (第1/4页)

罪为首,共一百四十项重罪处死罪抄家,九族皆诛。

十二月三十曰,抄家当日,所查抄出的金银元宝、珍珠翡翠、玛瑙奇珍、古玩器件等等摆了整座五进大宅,却还有为清理出的,这些东西置于廊前院內,据清点足有数百万两之多,而各地商铺银号、矿脉的价值更是难以估算。这些银两全部收缴国库,数日之內,几道圣旨连发,原属于冯家的商铺、银号、矿脉、船号被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小吏接手,这些人皆起于民间,才华出众,却因家族势微,常年得不到提拔,此次事发竟得到皇帝钦点,可谓隆恩浩荡,并迅速成为朝野新贵。

“龙袍之变”起于十二月初,到抄家灭门不过经历了一个多月,在百姓还在为那西街落下数百颗头颅胆寒,夜里不敢出门,为那世家大族的如山金银愤慨吋,三国中久经政坛的人却不难看出其中的门道。盘踞大夏两百多年,树大根深的冯氏门阀一月之间被连根拔起,就此退出大夏的政治舞台。冯氏一族的倾覆无疑拉开了三国拔除门阀制度的序幕。

门阀士族积弊之深由来己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拔出门阀世家,加深皇权的是历代帝王都想做的事,然而要做起来并非那么容易,处置不当定有大变。因而谁都没有想到,以一国最大的世家望族开刀这样的事,竟然是诸葛锦旭这个刚坐上皇位三年的“小儿”所为。冯氏虽死,余党犹存,朝野新贵突起,却依旧不能与剩下的世家门阀抗衡,朝野中的世家望族因为这次巨变人人自危,不知皇帝打算如何,气氛沉冷诡异。

宁阳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度过了她嫁人后的第一个新年,冯门之变当天,王府前院儿的总管博春以前和着厨院儿亲戚贪污王府钱财的事儿便被揪了出来,连同厨院儿的刘婶和她那个釆买菜品的侄子一起被送交到府衙发落,最终打了板子,一家人发配到北疆去了。

宁阳是头一回经历这样的事,她刚穿来吋虽然就经历了柔妃的死而引发的贤妃赵氏之变,但是那件事情多半是听宫女们议论才得知的,毕竟那时她还在襁褓里。而这次冯家的变故她却感受得更深刻些。以前的专业让宁阳知道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事,但是亲身经历过后的感慨却非书本故事所能及,荣华百年,覆灭一夜,人生峥嵘冷热,不过如此,过好眼前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帝都的气氛冷沉,过年时给王府送礼的朝臣礼物都比往年要贵重些,宁阳也看出了这其中想要探听消息的意思。于是便去诸葛端云跟前把围猎那段日子让总管刘阿置办了些年礼的事儿说了,问诸葛端云今年是否回双份的礼。

宁阳并没有说这是为了暗示朝臣安心,但诸葛端云却明白她的意思,不由从书册中抬起眼来好生看了她两眼,倒把宁阳看得有些不自在,她知道诸葛端云是想说她怎么会这些,于是便小声说道:“以前在宫里吋,也见着母后给朝臣家眷置办打赏物件的,所以……”说到一半她又道,“若是夫君觉得宁儿多事了,那便按着往年的回就好。那些多出来的留着明年再回也成。”诸葛端云将书册放到一旁,就着火盆烤了烤手,说道:“便送两份过去吧,也算安安他们的心。厨院儿的事儿你若想管今后便看着来吧。”宁阳想了想,厨院儿的事儿确实该有个章程了,只是最近府里忙着过年的事,待过了年再定也不迟,于是便叫刘阿先办回礼的事去了。

过年的那日,宁阳特地让厨院儿做了一大桌子的菜,自己与诸葛端云用过后,她便换上了身红锦海棠金丝掐牙儿的衣裳,与诸葛端云坐了一同守岁。这是她嫁人后的第一个年头,以前与父皇和姐妹们一同过年的情景犹在眼前,如今便已换了地方换了人,虽一年未到,自己却有种许多年了的感觉。只是宁阳这时并不知道,这是她在帝都的日子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自己的丈夫单独守夜。

见宁阳坐在榻边上,脸上含笑眼底却似有许多感慨,诸葛端云不觉一愣,过了年她便十四了,虽也不大,但总有种长成了不少的感觉。还有一年……诸葛端云垂下眼,竟不知自己也有算着日子过的一天。

夫妻二人一直坐到子时,总管刘阿领了府里的管事、仆妇、各院儿数得上的丫头来屋里给两人磕头道喜,宁阳笑着赏了早就备下的物件,前段日子良儿等人喜欢的手套趁着这时候赏了下去,可把这几个丫头高兴坏了。等到府上的下人们分拨磕完了头已是丑时末,宁阳这才服侍诸葛端云躺下,这日,夫妻二人同床共眠却没能睡多久,卯时初刻便起了身,用过早膳便赶着去宫里请安,午膳在宫里用过,直到下午回府里,这一番折腾倒把宁阳累得够呛,直觉得比成婚那时候也洠�峥於嗌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