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1/4页)

她有机会出宫逛街,她一定毫不犹豫地就去了,但是现在……她不敢。真的在古代生活起来的时候,有好多事情都和她想得不一样,她不敢想象她若去了后果会怎样。而且现在青楼已经没什么好玩的了,她又不需要去有段艳遇什么的,她喜欢的人已经找到了。现在她最想的就是和轩哥哥一辈子开开心心地生活,给轩哥哥找麻烦的事,她才不干!

看安阳越说越有兴致,贤王妃不由愣了愣。都说四公主打小被皇上宠着,不通人情世故,如今看来还当真就是个孩子。

只是安阳说得兴致正高时,却又有些苦恼地皱了皱眉,嘴巴撅了撅,低声说道:“轩哥哥说初一十五的时候街上的庙会最是热闹,虽然他答应陪我看来着,可是我知道他性子喜静,不爱热闹。我也不想叫他勉强陪着……”安阳又笑了起来,继续缠着贤王妃,“不如嫂子陪我吧。咱们可以多叫几个女眷,人多了热闹!这样聚在一块儿可比在府上逛花园有趣多了!怎么样?”

她都说到了这份儿上,贤王妃也知拒绝不得。况且庙会之时大府上的女眷找个茶馆雅间坐了小聚的也常有,平日里多是白日相处得多,多是约在哪家府上闲聊,出门的时候少些,却有作伴去庙里上香的。说来妇人平日里也就这些事儿,公主在宫里闷得久了,刚建府另住,心心念念着外头的街景也是自然的,待她都看过了,想必兴致也就少些了。

说起来,此事也不必操之过急。总归是一家人,只当哄着她,只要她们常在一处聚聚,外头自然会传出些风声。这柳驸马爷向来得皇上器重,伯府如今在朝中虽与往常一样低调不显,可谁都无法忽略过去。毕竟是尚了帝后之女的族门,起势乃是必然。纵使许会偏着元家,但哪怕有些风声传出去,于王爷在朝中也算有助的。

想过了其中的利弊,贤王妃便笑着应了,只是帕子掩着嘴笑道:“公主可当真中意驸马爷。”

安阳听了笑着低下头去,半晌才抬起头来,嗔道:“嫂子就别笑话我了!咱们也走了一阵儿了,去那边亭子坐坐吧。”

贤王妃笑着应了,转而往花园中的凉亭走去。安阳的步子比她慢了一步,稍落在贤王妃后头,她看了贤王妃一眼,咬了咬唇,似乎郁闷地要哭出来。

她能做到的只有这些了。以前去外公府上时,轩哥哥曾说过他家在朝廷上从不参与派阀之争,现在又避着去大哥哥府上,想必还是这个原因吧……既然他交代她绝不能应,她自然就要想办法遮掩过去。只是,这大嫂子真不好应付,天知道那日轩哥哥答应陪她逛庙会时她有多开心,如今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生生把这机会给推出去了,她的心在滴血呢。

虽然心里百般不是滋味,安阳却也不敢落后贤王妃太久,生怕她回头瞧见她的脸色,到时做了这么多事可就全都白费了。于是忙又扯出笑来,快走几步跟了上去。

待到了亭中坐下,禾儿上了茶点来,安阳陪着贤王妃聊了一会儿以前在宫中的琐事,贤王妃便说道:“说起来,有些日子没见着相国府上的老夫人了。公主前些日子过府探望,不知老夫人身子可好?”

安阳听贤王妃说起了相国府上的事,不由心里暗暗佩服,怎么都叫轩哥哥猜着了呢?于是说道:“外公和外祖母身子都很康健。”

贤王妃听了笑道:“那便好。”说罢,便回身笑着叫奶娘把小世子抱了过来。贤亲王嫡子明诚不过两岁多些,正是可爱的时候,安阳看着喜欢,就跑过去逗他,贤王妃抱着儿子笑看着,却是叹了口气。安阳不解,问道:“嫂子为何叹气?”

贤王妃说道:“也并非大事,不过是当娘的心疼孩子罢了。这孩子是王爷嫡长子,自生下来王爷就疼着,终日说等他三岁了就要教着习武呢。我说怎能那般早就舞刀弄枪的?王爷却说先练着身子。而且还说在宫里时三岁就开始学字了,因而对这孩子也是这般要求,说是等过了明年,就要请皇上的旨意,给找个先生教导着呢。我倒是觉得再晚个一两年也无碍,这拜了师可就得正正经经地学经史典籍了。况且,如今皇上不还在想着叫三皇子拜师的事儿么?也不知能拜在朝中哪位大人门下。”

安阳听了一大段,最后听到三皇子的话,马上便明白了,说道:“我也不知,上回回宫给母后请安,见弟弟身子好多了,母后也正挂念这事儿呢。”

贤王妃听了笑道:“自然是,为人父母的自然都是操着心的。想必此事相国大人心里该有中意的人选才是。其实朝中大臣哪个学识好相国大人自然知晓,也可举荐几个人给皇上,这拜师的事儿不就定下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