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1/4页)

,若是人多了便不去赏花,去庵里上柱香再回来就是。你且回屋候着,一会儿叫轿子去接你。”

李氏忙起身谢了宁阳,这便回了。

待李氏走了,宁阳兀自坐在炕沿儿上不动,奶娘说道:“阮夫人今日倒是好兴致。王妃可得小心着点,原先我们村里富贵些的人家也有这种事儿,那妾室趁着陪着主家夫人出门的时候捣鬼,害了人的也是有的。”

宁阳听了却摇了摇头,这等伎俩若是蒙氏,她倒信能做得出来。可是李氏却是个聪明的,不然也不会入府这么久,一点儿把柄也叫她抓不着。今日去庵里赏花上香之事是她提出来的,若自己真出了事,她一准儿脱不了干系。她不信李氏会做这么傻的事。

只是不信归不信,哪怕今日是她想多了,李氏就是单纯想要陪她出门逛逛,那她也得防备着,以防万一总是好的。

“一会儿出府,王府里的护卫定然要跟着。你去前院儿找一下小七,叫他找几个功夫好的,改扮成百姓模样,跟在轿子后头。如此我应当无碍。”宁阳转头对良儿说道。良儿应了马上便下去了。

子陌从旁问道:“王妃不是想叫那杏儿看着阮夫人么?可那杏儿都去竹院儿里几日了,王妃怎不将她唤来?”宁阳听了笑了笑说道:“不急,再等些日子。”这李氏没这么傻,不会那么快就信了杏儿的,定会先差人看着她的一举一动,她就是有心要用那丫头,也得过段日子。

过了一会儿,良儿回来,说小七已经去准备了。宁阳这才叫了屋里的丫头去找轿夫,准备出府。

而此时竹院儿里,李氏差了杏儿去准备些点心,说是路上要与王妃一起用。杏儿忙下去了,巧儿见她出去了,给屋里一个丫头使了眼色,那丫头便悄悄跟了上去。

巧儿则在一旁侍候着笔墨,李氏在纸上疾书着,巧儿问道:“夫人为何要请王妃一道儿去?今日可是老夫人按例去上林庵上香的日子,夫人有话与老夫人说,自可去请王妃的准,自个儿去就是。何必如今要写这条子?”

李氏笔下不停,唇角却勾起来了,哼笑道:“这揣摩人心的事儿你到底是差了些火候。我上元才回过娘家,如今又要说出府去,难保她不会起疑。若是叫她知道我上香是假,去与母亲谋事是真,那可不成。况且她是王妃,我若上香去,自然该请她一道儿,别叫人背后说我连这点礼数都不懂。”李氏放下笔,轻轻吹了吹纸上的墨迹,唇角扯了扯,眼里却无笑意,只低声说道,“我若做事,定不会叫她拿着把柄,且走着瞧好了。”

杏儿回来的时候,轿夫早已在院儿里等了,李氏将已干了的条子收到裙袖中,披了件狐裘,就叫两个丫头陪着上了轿子。

出府的时辰也算早,因而山路上人并不多,宁阳掀开轿帘,看那半山腰的雪梅开得正好,这两日雪虽然有些化了,梅枝上的雪却还未融,当真有些“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的胜景。

轿子落在了上林庵前,李氏陪着宁阳先到庵里上香,两人在蒲团上跪了,有个姑子递过香来,宁阳笑着接了,抬起眼来时不由一愣,那递香的姑子不是旁人,正是上元那日见到的孟家姑娘。

那姑娘仍是一脸淡然冷情的神色,只是也认出了宁阳来,两人都相互点了点头,待上过香,捐了香油钱,李氏陪着宁阳出了庵堂,这才问道:“夫人可是与那姑子认识?”宁阳看了李氏一眼,这孟家姑娘的身世来历自是不能说,且她一个带发修行的女子又懂医术,若将那日的救老者的事说与李氏听,难免她起疑,于是只说道:“也算是有缘,上回来上香时,也是她递的香。”

李氏点了点头,毕竟今日来此也是有事,因而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只笑着陪着宁阳去了旁边的梅林。

这会儿林子里的女眷已经慢慢多了起来,宁阳身旁有奶娘和良儿陪着,身后王府中的护卫跟着,亦能看见乔装的小七带着几个人不远不近地护着,因而宁阳也就安心赏梅。两人的表面功夫做得都不错,也算有说有笑。

这边正瞧着一支被雪压着的绿萼梅,宁阳却忽听身后有妇人的声音说道:“不知王妃有此雅兴,妾身有礼了。”

宁阳和李氏回身,李氏惊喜地道:“母亲?”

李夫人见着女儿,眼里掩不住的欢喜,却还是顾及着宁阳在场,这才没表现得对女儿太热络。

宁阳忙免了李夫人的礼,笑道:“可真是巧,今日一早来庵里上香赏梅,不想竟能遇上夫人。只不过今日乃是轻装简从,快别提那身份。若是叫人听去了,倒无端惹了乱子,扰了大家的雅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