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 (第1/4页)

诸葛绫也知自己这是在逼他,但也没打算心软,反而慢悠悠地又坐回椅子里,说道:“我就陪着你坐着,你何时开了口何时就可以出这屋子了。”

“这可由不得公主。公主承诺了王妃只坐一盏茶的工夫,可还记得?”云风凉凉地说了一句,闲适的感觉又回来了些。

“你!”诸葛绫被他气得胸中闷痛,不由喘了几口气,怒极反笑道,“好!本公主不是云将军的对手!将军赢了,可高兴?”她缓缓站了起来,有些无力地往屋外走,只是经过云风身旁时停下了步子,望着窗外雪融之景,淡淡说道,“我这是给皇婶面子,不愿给她惹麻烦。不过,你莫要以为我会这样便罢手。我这就去城中茶墨轩里把天字号的雅阁包上十日,那里有我的贴身丫头等着。我给你十日时间考虑,十日后,你若不来,我必去朝上亲自向皇兄请嫁北戎!文武百官为证,便再也改不得!”

云风眼中似有异色一闪,猛地抬起头来。

诸葛绫却不看他,只是极淡地说道:“我诸葛绫向来说到做到,绝不虚言。”

言罢,便开门走了出去。只留云风一人坐在屋里,望着她的身影渐行渐远。

茶墨轩在帝都虽是老字号茶楼,却也算不上有名,因而平日里高官显贵来此的甚少,倒是商贾之流常来。十日前,天字号最好的雅间被一位长相俊俏的公子哥包了下来,自此,他日日来此坐着,每次只点上一壶茶,便在屋里一坐就是一日,直到城门快要关时才肯离去。

这人不是旁人,正是诸葛绫。虽说是叫贴身丫头等在这里,然而她终究还是亲自来了。

自从她包下此处雅阁,帝都城里就没再下过雪,上元前后的雪开始慢慢化了。窗外的景色从雪压梅枝,到梅花粉红的花瓣渐渐露出头来,再到梅枝的骨节上淌下最后一滴雪水,诸葛绫一直坐在窗前望着,失神的时候小时候在北关的点点滴滴不由云烟过处般在眼前掠过,她记得离开北关时,自己一身火红的战甲男儿般坐在马上随着儿郎们一同出征,也明白此时眼里的红只怕不比那日差上半分。

十日逝过,幕阳映红了天边残云,也映得窗前女子珠泪似血。

诸葛绫默默回了宫,只吩咐了一句:“替本公主准备朝服,明日上朝。”言罢,便再也不开口。

朝中自递了请和的折子,皇帝皆留中不发,朝臣们摸不着圣意,这日早朝前便商量了一番,皇帝一来到大殿之上,百官行过礼三呼万岁后,几个世家的老臣便齐齐跪在地上,当殿请和。以诸葛端云为首,武将皆齐声请战。本就是双方势不两立,徐国公却从旁辅助端王,叫齐、林两家暗地里狠使了几记眼刀子。

徐国公假装不见,只一味帮着诸葛端云。主战主和两派互不相让,大殿之上据理力争,正自激烈时,忽而太监一声高喊:“长公主到——”

朝臣皆惊,纷纷转身往殿外看去,云风立在当中,眼底神色难明。

却见诸葛绫一身大红行龙玄纹朝服,凤簪鸾步,缓缓而来,步伐沉定,面容肃穆,每一步,那朝服上的四条行龙宛若飞天,其气势叫大殿之上的群臣渐渐静了下来,自动让出路来。诸葛绫行至殿上,跪下叩首道:“臣妹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看着自家妹子跪在殿上,不由微微弯起唇角,眸子微眯,那斜在御座上的姿势却不改,只问道:“长公主朝服而来,想必有要紧事。说吧,朕且听听。”

“谢皇上!”诸葛绫这才直起身来,却跪着不起,只垂眸俯首,声脆如铃,字字击打在肃穆的金殿之上,“臣妹听闻边关战事将起,古训有云:兵锋所向,生灵涂炭。想我大夏江河锦绣,百姓安居,臣妹不愿看着吾皇尽心治理之江山被战事所扰,因而愿自请……”

“启禀皇上。”

诸葛绫说得正声声激昂,听得殿上主和的老臣心中大喜,却在此时,竟有人打断了她的话,上前一步。

群臣循声望了过去,皆是一愣。这胆敢当殿打断长公主言辞之人并非位列一品之权臣,只不过是个三品的云麾将军罢了。

诸葛绫不可置信地望向云风,云风却不看她,只是拱手说道:“启禀皇上,公主之见不可取。边关之事并非我大夏之过,那北戎屡次犯我边关,百姓苦不堪言,将士激愤,纷纷请战!战则护我边关子民,扬我大夏国威。和却是委屈求全,戎人必笑我大夏泱泱大国,竟俱区区边戎之族。且和也不过一时,数十年之后,边关战事必定又起,我大夏女子心烈如火,怎能侍那蛮夷之族!可我大夏男儿皆英勇不惧,愿战死沙场亦要保得家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