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1/4页)

身后的太监应声忙躬身行至皇帝御座之后的墙上,将那布揭了,露出一幅地形图来。

诸葛锦旭甩着袖袍起身,亲自指给臣子观看,眉飞色舞地说道:“此处,乃是我大夏边关外的章兰道,虽自古以险峻著称,然由此路通往北戎,那扈巴王部纵是再精勇善战,马匹都不敢过的山道他们定不敢来!此处山道奇险,和亲的轿子怕是难过,需得所有人步行慢慢通过。”诸葛锦旭看了几个臣子一眼,似是没看出他们脸上的黑白难辨来,只弯了弯唇角,甚是轻松地笑道:“虽说此路一不小心就会踩空了,但那是一不小心!小心着不就是了?再不成叫个宫人在身上栓条绳子,若是踩滑了脚,身后也有人拖着,定不会跌入乱石崖,连个尸骨都不剩的。说起来,朕当初和皇叔起兵时,比这还险的山路不知走过多少?还不是没事?只是路上苦了些,睡又不敢睡,只得慢慢往前挪,吃块面饼连个火都不敢生,生怕一阵山风过处,连人带锅子一道儿卷下崖了。长姐跟着朕征战,这苦她倒是吃得,诸位爱卿也不必担忧家中之女吃不得这苦,朕听闻那北戎之人便是天为庐地为席,喝烈酒吃生肉。那日子我大夏之人去了定然不习惯,这路上吃些苦头就当做提前适应了!也不必怕得个风寒风热的,路上亦有医官跟着,定会安然抵达北戎的。”

诸葛锦旭说得轻巧,就差没拍着胸脯保证,底下的老臣却是听得眼都快直了,把心急若焚却又口不能言的感觉体会了个透彻。

诸葛锦旭介绍完和亲路线,却又坐回御座上,叹道:“唉!说起以前起兵之事,朕如今心中倒是有些窝火啊。想当初数十万大军朕都没怕过,如今为了边关和乐,竟要给个蛮夷之地又送美女又送金银。若非诸位爱卿奏折中一再言明国库钱粮不足,朕倒当真想给皇叔十万大军,叫他亲手提了那扈巴王的脑袋来见朕!至于世家中的年轻子弟,朕亦知道上阵的经验尚少,原本还想着若是有想要叫年轻子弟去军中历练的便准去军中,若是心疼子侄的便下旨免了入军……”说着,诸葛锦旭摇头叹了口气,起身道,“罢了,如今说这些已是无用。朕既已决意和亲,此事便这么定了。诸位爱卿回府去准备嫁妆吧。朕的圣旨明日便到!”

说罢,便转身往侧殿走去。

几个老臣互望一眼,余大学士的胡子都要吹起来,齐国公和林国公二人更是火烧了屁股似的连跪安的礼都忘了,一下子从地上蹿起来,急急喊道:“皇上!皇上留步!”

皇帝略微回首,问道:“众位爱卿还有事请奏?”

那余大学士刚要说话,齐国公便先开口道:“微臣以为,和亲之事,兹事体大,今日便定下有些急了。因而臣等恳请皇上容臣等再细细考量些,明日早朝再禀是战是和之事。”

皇帝听了也不怒,便只说道:“罢了,今日朕也乏了,明日早朝再论吧。”

诸葛锦旭悠闲地踱出大殿,却是仰了仰头,无声却又欢快地笑了起来。

待回到寝殿,诸葛绫忙迎了上来,问道:“有事来找皇兄,听闻皇兄正在与朝臣议事,臣妹便在此等候。不知和亲一事可说通那帮子老臣了?”

诸葛锦旭闻言往榻上一坐,就势卧了下来,笑得狐狸一般:“妹子,哥哥早就跟你说了,这帮子老家伙,不是你哥的对手。你就瞧好儿吧,明儿一早朝中战事可定了。”

诸葛绫听了这才松了口气,只是这心刚放下却又想起云风的事来,遣了殿上宫人下去,这才低声说道:“臣妹去看过云风了,他的身世来历……皇兄可知?”

“不知。”诸葛锦旭眯了眯眼,答得痛快。诸葛绫却愣了愣,说道:“皇兄怎会不知?”抬眼见自家皇兄笑若银狐,便猜他故意这样说,于是求道,“皇兄,臣妹这可是说正经事儿呢。那身世若是被朝中老臣知道了,皇兄岂非两面儿为难?”

诸葛锦旭却不在意地笑了起来,就差没白自家妹子一眼,只哼哼着说道:“妹子,为兄瞧着你这些日子是被那小子气糊涂了吧?朕是皇帝,朕都不知之事,哪个敢比朕还圣明?”说着话,他兀自枕着胳膊,眨了两下眼,模样甚是逗趣。

诸葛绫扑哧一声笑了起来,这才心中大石落定。

第二日早朝,如诸葛锦旭所料,原本请和的一帮子老臣齐声请战,言辞铿锵,义愤填膺。

齐国公说道:“启禀皇上,臣等昨日细思,那北戎犯我边关,无恶不作,实在欺人太甚!如若不战,非但我大夏颜面尽失,亦无法与我大夏将士交代,与国中百姓交代!因而臣在此请战!”说罢,便跪了下来,其他几个请和的老臣也跟着附和。却叫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