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1/4页)

李氏垂眸看了一眼,杏儿却俯□去瞧了瞧巧儿的胳膊,哼道:“瞧着不重嘛!看着就是用柴火条子打的,皮肉都没开呢。你乱造主子的谣,咒主子早亡,按着规矩就该打死!如今这便已是好的了。如今才想起夫人的好,你早做何事去了?你当初造谣之时可有想过夫人?夫人差点叫你连累了!你如今还有脸来见夫人?”

“我当初那般做也是为了叫夫人早……”巧儿仰着脸几乎脱口而出,却见杏儿站在李氏身后,竖着耳朵直想听,这便顿时打住了话。李氏暗瞪了巧儿一眼,也有些警告怪责之色。巧儿另改话头哭求道,“奴婢之前是昏了头,都是奴婢的错!求夫人念着奴婢自小就服侍您的份儿上,去求王妃再把奴婢要回去吧。”

李氏闻言不语,心道自己与这丫头虽有许多年的主仆情义,但这丫头毕竟犯了王妃的忌讳,自己自然不能冒险再把她求回来。至于她方才那句话里,虽有为她着想的意思,但说到头来也不过是这丫头自作主张,害了自个儿也险些害了她,实是罪有应得,怨不得旁人。

李氏想起自己如今身旁连个心腹的丫头也没了,心里便更加怪巧儿多事。杏儿见李氏不言,怕李氏真有把巧儿求回来的意思,忙说道:“夫人可别被这贱婢哄着了,她有这一回,就能有下回!再说了,王妃罚她做粗使丫头已是法外开恩了,若夫人去求,王妃当要觉得夫人不知好歹了。若王妃觉得夫人把这贱婢求回来是要她再做什么事,那夫人岂非百口莫辩?”

巧儿闻言咬了咬唇,心里更恨,却眼泪不停地磕头道:“夫人!如今只有夫人能救奴婢了!奴婢绝没存害夫人的意思,若是夫人还念及旧情,求夫人至少求王妃把奴婢调去其他院儿里吧,那浣洗院儿里管事常打奴婢,奴婢真的苦不堪言!若是夫人救奴婢一回,奴婢真的什么事都愿为夫人做!只要能报答夫人的大恩,奴婢就是赔上性命也绝无怨言!”说罢,便把脸埋在地上,泣不成声。

李氏听了这话心里忽而一亮,她瞧着巧儿好一会儿,却冷淡地道:“你不自作聪明地给本夫人惹事便是顾念你我二人多年的主仆之情了。本夫人哪还敢叫你赔上性命?行了,你也不必在这儿哭求了。杏儿,咱们回院儿。”

李氏说罢,当真带着杏儿绕过巧儿身旁就走。巧儿抬起头来,咬着唇望着李氏的背影一个劲儿地哭求:“夫人!夫人!”

李氏慢悠悠地停了下来,和杏儿一起回过头来,却趁着杏儿狠瞪巧儿的时机给巧儿递了个眼色。巧儿微微一愣,再回神时,李氏已经带着杏儿走远了。

巧儿直望着李氏的身影不见,慢慢从地上起来,垂着眸,拧着手指,眼底一片晦暗之色。

日子到了九月的时候,帝都传来诸葛端云领北关军一路执圣旨往西北边关而去的消息。尽管诸葛端云手执圣旨,朝中对于他身为将帅私离军营、私归封地之事仍是颇有微词。言官纷纷上折请奏,待伐戎回来后请皇帝按功过论处。但齐、林两家却在朝中几次三番说诸葛端云私自带军离开封地,疑有谋逆之图。这些谣言慢慢传入市井之中,越传越厉害。连王府的小厮出府去,路人都避着走,那些常来王府闲坐的王妃夫人也都渐渐不来了。

人情冷暖,不过如此。

月初那日,统领府上来人说,月桂头天夜里临盆,生了个女儿。宁阳听了大喜,忙乘了轿子往统领府上去了。因着宁阳如今已经有七个月的身子,奶娘怕路上有人碰着,便叫人打了王府的牌子,叫护甲跟着。一路上,凡是看见王府牌子的人全都像避瘟疫一般躲避,待轿子走得远了便聚在一处望着轿子的方向窃窃私语。

宁阳坐在轿子里不知情形,却在快要到统领府的时候遇上了文康二位王妃,两人正与几家夫人约好不知要去谁家闲坐,奶娘陪在轿旁,见着本想上前请安,两人却像没看见似的,忙叫各府的轿夫转了弯儿,匆忙避开。

奶娘脸色通红,待轿子走远了,大骂道:“趋炎附势落井下石的势利眼!”

宁阳得知此事后,只垂眸摇了摇头,说道:“不必理会,往统领府上去吧。”

待到了统领府上,月桂倒是喜怒交加,安泰是诸葛端云的部将,统领府上这些日子也受了些冷脸。宁阳忙劝她安心坐月子,并给了她一支上好的山参。虎子兴奋地趴在床榻边看妹妹,宁阳见月桂看着这两个孩子的眼神慈爱温柔,不由抚了抚自己的肚子,满怀期盼。

她把几个月前在南街上打的银锁亲自交给月桂,说道:“满月的时候就可以戴了。”

月桂听奶娘说了路上的事,说道:“王妃不必难受,待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