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英军的轰炸机虽然被击落了一些,可他们依靠庞大的数量,依然在逐渐突破防空高炮的阵地,托布鲁克堆放的几万吨物资,看来在劫难逃了。

托布鲁克肯定隐藏得有英军的间谍,这间谍肯定就是利比亚人,隆美尔刚把下水道的那些物资搬运出来,英军就来轰炸,英军的消息实在太准确无误了。

不见硝烟的战场,同样改变着战争的结局和走向,这个无容置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是交战双方的常态。

就在此时,德军从默基利起飞的战斗机赶到了,五百多架bf109分为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小股机群,他们冒着自己人的防空火炮,直接冲杀进了英军的轰炸机机群。

英军轰炸机群这下悲剧了,下面是肆虐的防空炮火,前后左右是那些无处不在的bf109。

一架一架的英国轰炸机被揍落下来,英军战斗机也不得不从高空俯冲下来参加混战。

这下英军的轰炸机编队是被彻底打乱了阵型,他们开始乱窜,他们想要脱离这死亡空域。

……(未完待续。)

第245章 炮战

在混乱的空战中,英军轰炸机损失很大,但是英军的战斗机和德军的战斗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差不多,结果双方变成了消耗战,打的势均力敌。

“嗒嗒……呜呜呜……砰砰砰……”

天空之中弹雨纷飞,地面上的篝火袅袅,一架一架的飞机如同断线的风筝栽落下来。

十几分钟后,英国轰炸机损失超过三分之二,这次空袭任务已经无法完成,德军的第十航空军全部赶到了托布鲁克,英军的突袭计划夭折。

英军的轰炸机开始打开弹仓,胡乱丢下弹药之后就加速逃跑,德军战斗机也不追赶,而是和英军战斗机继续缠斗。

整个托布鲁克上的空战,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因为英国已经拥有美国的p51战斗机。

p51这种全新的战斗机,初期型号就可以和bf109打个平手,可见该机的巨大改进潜力。

当隆美尔得知美国的p51参战的消息,顿时深感忧虑,德国在武器装备方面,对其他国家的优势越来越少。

英美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在拼命研发新式武器装备,德国现阶段拥有的武器装备优势,将很快损丧失矣尽。

英军的第一次空袭在三十分钟后就结束了,可是双方的损失都到了彼此都无法接受的程度。

第十航空军的“bf109”损失一百多架,bf110轰炸机损失一百多架,德军损失飞机总共有三百多架。

而英军的损失更重,九百多架参与空袭的英军飞机,回到机场的就三百多架,英军损失飞机六百多架,这仅仅是开战的第一次空袭。

蒙哥马利连忙发电文给丘吉尔,说明这里的严重情况,请求继续调派飞机前来增援,而隆美尔也同样是向施佩尔要飞机。

此时的法国已经在量产德国的bf109,而且产量还不低,每年可为隆美尔提供两千架各型飞机,法国的工业能力相当的强大。

比如现代法国,就有自己的幻影,阵风等非常优秀的战斗,军舰的制造法国也不弱,坦克的生产能力更是不差。

法国在二战被德国打得一败涂地,法国不是败在武器装备上,而是败在战术思想上。

他们在二战的时候,还在用一战的战术思想去迎战闪电战的德国,焉能不败。

法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就是隆美尔今后最大的依靠,德国本土生产的一切武器装备,希特勒绝对会全部调配给进攻苏联的德军。

非洲军团不可能在得到任何的增援,因为苏联战场会越打越陷入僵局,德国消耗也与日俱增。

隆美尔今后需要的一切武器装备,只能在法国生产,就连兵员补充,隆美尔也只能在除德国以外的欧洲国家招募。

就凭隆美尔的赫赫战功和影响力,在欧洲各国招募十几万德裔青年,还是没有问题的。

其他国际的志愿者就不说了,这些青年也许不是为了信仰而加入德国非洲军团,他们纯粹是为了体验战场的血与火,简单地是这些人大多都是好战分子。

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此时已经有两个这样的师级部队了,第一个是万胜志愿师,另一个是党卫军维京装甲师。

这次空战,把双方的空军打了一个半残废,从战术上来说,英军是失败方,因为他们没有完成轰炸托布鲁克的任务,隆美尔的几万吨物资保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