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六)法。心空意念的修法:摩诃迦叶(译名大饮光)与紫金光比丘尼(紫金光原来是迦叶尊者的夫人,出家后便称比丘尼。比丘尼是佛弟子中出家女众的名称。) 同时起立自叙说:〃若干劫前,在这个婆婆世界上,有不位佛出世,名叫日月灯。我有机缘亲近他,得闻佛的法要,依法学习修持。等到日月灯佛灭度过世以后,我就供养他的舍利子。在佛像与舍利子前面,常时燃灯供养,永远继续着这一点光明。并且用紫金色的光质,涂在佛的形象上面。从此世世生生,身体经常充满着紫金色的光华。这位紫金光比丘尼,就是我生生世世的誊属,与我同时发心。(过去在毗婆尸佛灭度过世以后,佛的塔像金色毁坏了。有一位贫家的少女,对着佛像发生无限的伤感,心里很想为之修治完整。可是自己没有资财,便去乞讨。得到了金钱,就请来匠人为佛装金,这位装金的匠人,很欢喜地和她共同完成了这件功德。功德完成以后,两人结为夫妇,生生世世,永不分离。经过九十一劫,虽然生在人间天上,身体经常都得紫全光色。当释迦佛出世的时候,夫妇又同时发心出家。这个少女的前身,就是紫金光比丘尼。)我观察世间六尘,(生理的五官与心理意识的各种现象)…种种的作用,一切都似变幻中显现出的幻象,最后终归于坏灭。唯有心空一念,寂然不动,才可以修到身心寂灭的境地,这样始能在定中度过百千劫的时间,犹如一弹指的刹那。(心空一念,就是意根上解脱的无上妙法。天台宗与密宗的修止观等方法,就是依这个道理修持的。心意识是最难空寂的。迦叶尊者所述的方法 就是观心的一门。静坐观心,识知心意识各种现象,思惟分别妄念等相,都如空中鸟迹。又如浮光幻影掠过长空,忽起忽灭,随时变幻化去。若能不随变化,不去追逐不舍,只任其自生自灭,不排除,不执著,自然现出自心一段空相。然后即此心空一念,还要放去。到了空空的境界亦空时。就可悟明这一段妙用。)我因为修习心空一念的方法,与严守苦行头陀的规范,得成阿罗汉的果位。佛就说我是头陀中最成功的人。因为从这个了解心意妙法而开悟明白,消灭一切有漏的烦恼。佛现在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佛的果地。如我所经验得到的,从观察心意识的方法去体会修证,乃是最上乘的方法。〃

(七)眼。眼的见精修法: 阿那律陀(译名无贫)起立自述说:〃我最初出家的时候,经常喜欢睡眠。佛责备我犹如畜生一样。我听了佛的申斥,惭傀反省。涕泪自责。自己发愤精进。七天当中,昼夜不眠不休,因此双目失明。佛就教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的佳法。我因此可以不需对眼,只凭自性的真精洞然焕,看十方世界中的一切,犹如看到手掌中的果子一样。佛印证我已经得成阿罗汉的果位。佛现在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佛的果地。如我所经验得到的,旋转能见的根元, 返照以至于无,就是第一妙法。〃(乐见照明三昧,经教中但有其名,究竞不知道是如何修法?自阿难教授提婆达多修习天眼,得到眼通等神力以后,提婆达多反因神通狂妄自用而成魔障。以后显教经论,就没有修法的记述了。密教所授眼通及观光的修法,也是利害参半。而且没有得到正定的人习之,不但无益,反容易受害。所以对于这一修法,不需详细补充说明。本经所载阿那律陀的自述里,对于这个原理原则,也已很明显地说出。眼的见精,分为能见与所见的两种。眼见到外界的一切境象,都是所见的作用。即使双日失明,心里还是看得见眼前是一片昏暗。这种昏暗的境象,依然是所见的作用。它是从自性能见的功能上所发出。由此体会,返还所见的作用,追寻这个能见眼前现象的自性功能。久而久之,所见的作用,完全返还潜伏到能见的功能上,然后并此能见的功能,也涣然空寂。在道理上,就叫做能所双忘。在事相上,完全大于性空实相。旋见,就是返观返照的意义。循元,就是依止自性本元的意义。由自性空实相,泊然定住在常寂的无相光中,漏澈十方的天眼作用,就自然发起。但切须记得,如为求得天眼而修,不依性空而定。不但能所不能去,纵使能够得到部分天眼,都是浮光幻影,便为魔障。再说,所谓眼通,并不是有如肉眼的眼。到了那时,由自性定相所发生的功能,与虚空会为一体 。无尽的虚空,和能观的作用,浑然合一。虚空与我,只是一双眼而已。)

(8)鼻:调伏气息的法门: 周利磐特迦(泽名道生) 起立自叙说:〃我缺乏诵持多闻记忆的能力。最初遇到佛的时侯,听闻到佛法就出家了。佛教我记亿四句偈语。在一百天以内,记后又忘前面,始终不能背诵。(道生在过去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