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 (第1/4页)

这一次带着五千被限制自由的高丽劳工去安南拓土,“华夏岛”上的高丽人恐怕成为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也未可知。

黄胜设身处地看到了自己的海外第一块领地,意识到这个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由贸易岛前景一片光明,叮嘱爱妾赵蕊要解放思想海纳百川,只要不携带武器的商船都可以允许他们进港来贸易。

只要按章纳税,商贾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不论国籍,当然敢触犯黄家法律也绝不姑息,给予严惩。

“华夏岛”的商税也是照搬欧洲斯堪的纳维亚抽税方法,商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黄家俘虏的欧洲商人、水手太多,把各国港口的税率摸排得一清二楚。

为了刺激贸易,“华夏岛”的关税是各国平均值的一半,这里还可以提供维修船舶的有偿服务,需要补给也是应有尽有。

赵蕊是事实上“华夏岛”的最高民事官,没人不服。

不仅仅是她家主爱妾的身份,而是太多民事官和军官是她的学生,这就是黄胜一开始由于读书人太少让所有识字的女子都帮着教家丁识字的好处体现了。

汉人最是尊师重教,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赵蕊的地位当然超群。

黄胜在“华夏岛”自然住进信海君的王府,李国助这个信海君自觉得很,上一次阅兵式过后根本没有再来“华夏岛”,他现在实力见长,动了拿下平户岛自立为王的心思。

他现在勾结荷兰人对付日本萨摩藩,荷兰台湾长官彼得奴易兹不是如历史上那样被判刑免职,而是继续在做台湾长官。

这完全是由于彼得奴易兹得到了跟黄胜签署的贸易条约,让荷兰东印度公司得到了暴利。

又由于滨田弥兵卫事件的当事人阴差阳错全部被黄胜斩杀,荷兰没有跟日本幕府进行旷日持久和谈的结果。

东印度公司在日本的贸易受到日本幕府诸多限制,又有太多商人被驱逐,彼得奴易兹跟日本是旧怨未了又添新仇,跟中国船长李国助一拍即合,相约攻击萨摩藩实际控制的几个岛屿。

荷兰人欲取萨摩藩的领地琉球群岛、大隅群岛从而控制这里的航线达到控制日本贸易的战略目的。

李国助想得到平户藩的领地平户岛,如果力所能及不介意拿下五岛列岛,他的目的是裂土封王,这完全是黄胜运作夺取济州岛刺激了他。

李国助幻想如黄家那样经营一个大岛屿,世世代代成为独霸一方的岛主。

黄胜见到了李国助信使,见他有雄心壮志很高兴,当即表态大力支持。

这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因为李国助是实实在在的盟友,助他夺取平户岛和五岛列岛对自己大有好处。

黄家燧发膛线枪成为流水线制造的工业产品,零部件加工速度得到了提升,可是局限于膛线枪管的瓶颈,导致除了枪管其他零件产能过剩。

第四百七十五章:汉人带刀行

黄胜别开蹊径要求大量生产燧发滑膛枪配传统圆形铅弹,这种枪支将要成为面向市场销售的军火,六磅滑膛炮也在此列。

不拉膛线,火枪产量果然立马上来了,以后大规模准备乡勇滑膛枪成为了可能,滑膛枪的使用寿命还大大高于膛线枪,保养也容易许多。

黄家出品的燧发滑膛枪比鲁密铳重量轻,可以装三棱军刺,由于广泛使用定装颗粒火药,气密性又好于鲁密铳,有效射程因此提高了十几步。

关键是质量好,不是如鲁密铳那样的铁枪而是钢枪,只要规范操作杜绝了炸膛的危险。

燧发滑膛枪成本价十两银子一支,六磅滑膛炮的成本大约二百两银子一门,成本不低完全是因为黄胜厚待产业工人,工匠们的月钱高了,成本当然水涨船高。

卖枪、卖炮可不是一锤子买卖,配套的弹药和需要定期更换的易损件,如击发弹簧、撞针、发火燧石等等,只要买了黄家的军火就不得不定期采购。

如果发现购买军火方成为敌对势力,马上开始卡脖子停止一切弹药和配件供应即可。

这跟美国佬玩军火贸易如出一辙,首先让你得不到最先进的武器,得到的次先进的武器是否用得长久还得看他脸色。

黄胜以三十两一支的优惠价卖给李国助一千支滑膛枪,以八百两的价格卖给他二十门六磅野战滑膛炮,并且派了两个小旗教官去做军事顾问进行战术指导。

这二十人乃是在学校镀金的基层军官,海军、陆军都有,专业炮兵也有六位,到了李国助私港被恭维得一塌糊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