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 (第1/4页)

,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还会远吗?

现代城市化需要的钢筋、水泥由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本会直线下降。

一道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洪大堤,一个个坚固的水库,汉人对抗小冰河期带来自然灾害的能力会提高不少,旱涝保收的良田会倍增。

只要有钱粮,这个时代的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程度比后世强多了,太多人仅仅为了温饱就可以任劳任怨终日劳作,太多人连最起码的温饱都是奢求。

从今往后,黄家会进入良性循环,不断增加人口获得劳力,他们创造出财富又转换成钱粮,又会增加人口……,周而复始如滚雪球般,日不落帝国舍我其谁?

广南国主阮福源一年前在黄胜的帮助下往西拓土三百里,他地盘得到了扩张也埋下了隐患,新领地不肯臣服,寮国不断派兵攻打想夺回故土。

到手的大好河山,那里有千万亩良田,没有哪一位君主舍得放弃。

广南国不断增兵下寮城,和寮国的战争进入胶着,一时间难解难分。

就在黄明道带着大明水师来费福港贸易后离去后的第三天,北方郑氏集团得知广南国用兵寮国,认为机不可失,发动大军再次南下,准备一统大越国。

几次进攻广南国边墙都铩羽而归,北越学乖了。

郑集团认为广南国完全是凭借边墙布置的火炮才导致北军连连失利,他们痛定思痛,下了大本钱从荷兰人手里购买了二十二门红夷大炮。

西夷从来做不到精诚团结,他们也在互相攻伐。

只有愚昧的满清最有本事,玩窝里横,居然做出了最没有意义且愚蠢的举动,攻打人家大使馆,导致各怀鬼胎的国家组织八国联军齐来攻击中国。

南北对峙的大越国就是分别得到西夷两个国家的支持,葡萄牙人坐拥费福港,帮助阮福源训练火器部队,卖给广南国火枪、火炮。

回味过来的北越后黎朝找上了荷兰人,得到了支持,因此南北越的较量也是殖民主义帝国的博弈。

郑亲自指挥北越军队南下,他出动五万人马五万民夫悄悄地把红夷大炮运到广南国边墙发动突然袭击,由于北越集中火力攻其一点,广南国边墙失守北越军队突入内地。

广南国步步为营连战亏输,北越郑氏军队高歌猛进一路占城掠地。

还好由于红夷大炮笨重难以运输,北越又需要这个攻城利器,因此影响了推进速度。

广南国获得了宝贵的调兵时间,暂时遏制了北越军进攻的势头,可是北越大军已经推进到离广南国首都二百里的平原地带,广南国岌岌可危。

阮福源马上想到了自己是大明的藩属国,宗主国的水师刚刚离去,据说他们会在海南岛逗留。

广南国主派了四位重臣陪同心腹大臣胡明山带了八万两黄金雇佣葡萄牙人的七艘甲板大战舰渡海追大明船队。

他们运气不错,在海南岛感恩县港口发现了卸货的几百艘大明战船商船,广南国大臣和胡明山见到黄明道全部跪下哭泣,跪求上国出兵救广南国与水深火热。

黄明道见还有如此好事,差一点笑出声,当场就收下黄金打包票,哪怕郑氏把广南国灭了,只要你们国主雇佣葡萄牙人的战船往海上跑就没问题。

可以来大明琼州府地界组织流亡政府,大明一定会出兵讨还公道助广南国主复国。

黄明道很聪明根本不着急,本来准备马上请求家主发兵攻击大越国郑氏也准备缓一缓,人家自己打起来了,让他们再打得再热闹一下又有何妨?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帮个人场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如果手头不是很紧请正版订阅几章,谢谢!

第四百八十四章:敢于搏前程

即便北越灭了广南国又如何?广南国阮家已经建国三代,短时间北方政权无法收复民心被拖在广南国战场无法抽身也未可知?

黄家水陆并进,数万大军进行攻击,北越哪里能够抗衡,一举灭了这个国家应该不太难。

只不过吃下容易消化难,不急慢慢来,以战养战利益最大化伤亡最小化才是黄家私兵的追求。

得到了大明肯定的答复,还被允许在无法坚守时可以从海上逃到大明海南岛避难,广南国几位重臣安心了许多,一个个跪下谢恩,请求大明早早发兵。

黄明道告诉广南国使臣,发动战争怎么可能一说就走,需要的准备工作和战前动员要花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