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 (第1/4页)

吕直一直参与其中,他不懂排兵布阵很乖很听话,黄家人让他干啥他就干啥。

黄家人一个个都是如此精干,连细节都反复推敲以确保绝无遗漏,把太监吕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见一切都在按照黄家人一直讲的那个什么预案进行,知道如今智珠在握,由东厂番子簇拥着高调来到锦州原辽东巡抚官署击鼓聚将宣读圣旨。

何可纲接到圣旨当然积极配合行动,派遣心腹将领分守四门,亲自带着一群锦州文武赶去被包围的祖大寿总兵府。

包围总兵府的指挥官是左守权,他手上有黄家正兵火枪手一个百总,现在都是荷枪实弹排列攻击队形。

听到聚将鼓声的祖大寿也急匆匆起床穿戴整齐准备去巡抚衙门,谁知已经无法出门。

家丁头子祖宽告知家主,府邸被来路不明的一支人马团团包围。

很明显是东窗事发,祖大寿后背发凉,他毕竟征战多年反应迅速,马上命令集合家丁准备死战突围。

左守权见祖大寿府邸的家丁蠢蠢欲动,冷笑数声,他胸有成竹,知道落入黄家算计的敌人目前还没有出现过有能够逃出生天的意外。

他传令麾下高度戒备,防止猎捕对象狗急跳墙。

对方乃是明军不可以不教而诛,这是黄家私兵的规矩。

黄家火枪手齐声宣读已经熟知的圣旨内容接连三遍,祖大寿见曾经投敌之事败露本来还想负隅顽抗,谁知被嚎啕大哭的老妻死死地抱住大腿。

她道:“老爷,朝廷只不过是拿老爷去京师问罪,结果还不得而知,您现在不奉旨如同谋反,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啊!”

“妇人之见,我若被逮拿去了京师安有命在?如今奋力一搏说不定还能逃出生天。”

就在这时急匆匆赶到现场的何可纲声音响起:“祖少传,本官已经派了重兵把守四门,如今城门都被堵死,包围你府邸的可不是锦州人马,他们是黄胜侯爷的前关前道火枪手,你最好束手就擒,如果敢造反,休怪本官不讲情面。”

太监吕直这时早已穿上自己的官服,他见已经围死了祖大寿,知道大事成矣!尖着嗓子对那些和明军对峙的祖家家丁道:

“圣上下旨捉拿祖大寿去京师问罪,从众既往不咎,你们难道不是大明兵丁,不是朝廷供养,可知谋逆如果朝廷治罪会株连九族?”

第五百二十章:卷土重来

太监都是天子近臣,他的喊话效果不错,严阵以待的祖大寿家丁乱哄哄议论起来。

左守权大喝:“本官乃是‘战神’黄胜侯爷家将,今日奉旨捉贼,如果谁敢抗旨不尊杀无赦。”

黄家私兵一齐高喊:“奉旨捉贼,放下武器,否则杀无赦。”

黄家人马在辽东可是如神一样的存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威名人人敬仰。

“当啷。”一个家丁扔下了刀子举着手跑出队列,随即“当啷、当啷……。”之声不绝于耳,大多数家丁选择投降朝廷。

家丁头子祖宽见大势已去,跌跌撞撞跑进了后堂扑通一声跪在祖大寿脚下道:“大人,不能谋反啊!卑职也无法命令麾下跟朝廷人马动手啊!”

祖大寿颓然坐下,喃喃道:“完了,早知今日还不如不回来呢!”

祖大寿最终放弃了抵抗缴械投降,原本历史上的他死活不离开辽东,不离开自己的部队,朝廷的召见被他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搪塞就是不挪窝。

崇祯皇帝被祖大寿要挟无可奈何还得养着他,不断加官进爵给好处。

而由于黄胜横空出世,这位脚踩两只船的军阀被生擒。有一副对联较好的刻画出了这位首鼠两端军阀的形象。

“一代名将,据关外,收关内,堪称往复有忠义。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个里外不是人。”

瞧瞧这个袁崇焕扶植倚重的第一大将,他哪里对朝廷有一丝忠义,他为什么不肯投降后金?

因为他每年拿着大明若干辽饷,走私物资粮草卖给蒙古甚至后金牟取暴利,在辽东吃香喝辣过着奢靡的日子如同土皇帝一般。

后金军事贵族能够给他什么?不但不能给他兵马钱粮,他还必须夹着尾巴做人。

看看崇祯皇帝多么不识人不会用人,这位“献城卖国卖友里外不是人”的祖大寿在历史上玩了大明王朝小二十年,一直到崇祯十五年再次献锦州投降红歹是,崇祯皇帝却无可奈何。

这位祖大寿还是个地地道道的魔鬼,守大凌河城是把一万余民夫吃光了投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