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部分 (第1/4页)

�谧约夯够峄菁白铀铩�

张凤翼也厚着脸皮出班道:“陛下,老臣附议,老臣以为以藩属国册封南王实至名归,南王麾下骄兵悍将一定感激莫名,去中原剿灭流寇一定人人奋勇。”

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黄道周听两位位高权重的肱骨之臣如此谄媚南王,勃然大怒,出班奏道:

“忠佞不分,则邪正混淆,何以治?南王如若忠于朝廷,自当为国家征战,要挟君上岂是忠臣所为也?”

本来高第不准备冲在最前面,见黄道周言语尖刻怒斥道:

“尔一生学问只办得一张佞口!东奴兵犯京畿之时,尔为何不出城杀敌?南王封地本来就是取自藩属国,现圣天子为其正名尔,何谓忠佞不分焉?”

高第阁老位高权重乃是当朝一品,年纪比黄道周这个正四品少詹事大了接近二十岁,当然可以把他当晚辈训斥。

黄道周是个完美主义者,他会认死理,此时有了舌战群儒的斗志。道:“交趾、‘南华岛’、‘华夏岛’确实是南王取自他国,老臣也由衷敬佩,可是海南岛诸位作何解释?”

吴襄忍不住了,跳出来道:“如若不是南王,海南岛如今还是海盗的天下,不仅如此,广东、福建也难保,尔纠结海南岛的归属有何意义,给你去驻守你能够守得住吗?”

黄道周大喝道:“岂有此理,何谓舍身取义?何谓不舍寸土?我大明今日不能夺回信地,明日也会争取,大明子子孙孙无穷无尽,难道都是废物焉?总会有人才辈出之时!”

高第气乐了,笑道:“尔言之有理,陛下大可先以藩属国待南王,等大明人才辈出之时再作计较即可。”

黄道周脸涨得通红,但是他毫不退缩,瞪着眼睛看着一干重臣怒斥道:“读圣贤书当知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尔等不足为谋!”

厚颜求月票、推荐票,谢谢书友们,谢谢。

第六百八十二章:倔强的大明

成国公朱纯臣出班打哈哈和稀泥道:“诸位别争,南王依旧是大明臣子,他依旧带着人马为国杀贼,海南岛即便作为封地给了南王也是大明信地,无可无不可。”

不依不饶的黄道周道:“岂有此理,祖宗基业岂能如此儿戏!”

吴襄道:“南王驻守大明信地天公地道,我大明又不是弃此地,哪里儿戏了?”

黄道周斗志昂扬,……。

朝堂变成了菜市场吵成一团糟,最后无果而终,疲惫的崇祯皇帝宣布再议后回到御书房生闷气。

英国公张维贤和张之极为了避嫌,这几天都推脱身体不适没有上朝,但是朝会的情况他们父子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获知。

这是人之常情,英国公家本来就属于权倾朝野,南王又是权势熏天,文武和勋贵除了一根筋的黄道周之流,谁不愿意和南王交好?结交南王的老丈人当然也会不遗余力。

刚刚散朝,一帮文武和勋贵就来到英国公府邸讨杯酒喝。

张维贤、张之极当然欢迎之至,当即摆开酒宴和同僚们畅饮。

宴席上的大人们都一边倒支持南王海外建国,他们认为南王此举利国利民有利于自己。

英国公感叹女婿敢作敢为,海外建国之事明明是跟朝廷谈条件,目的是使自己摆脱大明藩王的这个尴尬身份,使“战神”体系在不和大明兵戎相见的情况下获得至高无上的王权。

朝廷承认南王藩属国地位,拥有了王权的女婿就可以名正言顺册封麾下文官武将,拥有自己的国家军队也是合情合理,再也不是豢养私兵。

送走了来通风报信的大人们,张维贤和张之极以及几个年龄稍长的庶子谈论黄胜的布局和目的,一个个连呼妙不可言。

张维贤领教了女婿的手段,终于觉得自己老了,是时候让张之极袭爵了。

英国公家老夫人得知一切,心里七上八下,她期望女婿更进一步,又怕他高处不胜寒,纠结啊!

刚刚散朝,高第和王之臣、梁廷栋、吴襄等等一刻也不耽误,马上来到广渠门外南王中军大帐议事。

他们来到“战神”中军才发现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大明的文官武将、勋贵已经聚集了一百多人,居然还有几个翰林院的清流也在喝酒聊天。

南王善待大明文武、爱民如子已经深得人心,又采取利益共享团结了既得利益者,现在期望黄胜政权稳固的大明文武占比已经超过七成。

如今人人都知道南王屯兵京师郊外有兵谏的嫌疑,但是没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