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 (第1/4页)

股东大会上,许多大股东联名要求南王以后有新股推出必须先满足老股东,他们接受配额,但是不能容忍只在“南明”体系内部发行。

这是因为“华夏车辆”的股份让许许多多大明股东没有买到,他们感觉不爽了,今天居然一起声讨黄胜,要求以后“南明”、大明不分彼此。

这正合心意,黄胜高调宣布,大明、“南明”打断骨头连着筋,是同胞兄弟。

“南明”子民就是大明子民不分你我,以后一定在大明和“南明”共同发布股票配额比例。

如此表态,所有的投资人欢呼雷动,许许多多官僚资本都准备转移产业去“南明”。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南明领地海清河晏商业繁荣,而大明国土面临内忧外患商业凋敝。

资本都是为了逐利,南王在海外建立强国,军队已然名正言顺,拥有的武力足以威服四方,“南明”那一片热土涌现出的商机多不胜数,投资人当然会把握好机会。

官僚当然都盘剥老百姓,但是他们在经商时也在被他人盘剥,也会被效率低下的政府气得不轻,推诿、扯皮、办事拖拉谁都唾弃,官僚资本也不例外。

投资环境宽松,执行阳光政策的“南明”政府当然大受欢迎,况且南明还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还有令人眼馋的购买力。

第六百八十七章:训练內操

恐怕崇祯想励精图治几年期望大明能够和“南明”抗衡已经不可能,因为大明如果能够侥幸前进一步,“南明”恐怕已经超出十步都不止。

况且建奴虎视眈眈,流寇贼心不死,大量资本外逃,太多人口损失,天灾**不断,大明是否能够稳住局势都说不好啊!

黄胜在股东大会上宣布即将有两支股票同时募股,现在已经在清产核资之中,它们的名称是“华夏冶金”和“南华钢铁”。

会上,黄胜坦言这两个股份制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目前相同,经营范围也基本一致。

许许多多股东都不理解,既然是一回事为何要拆分为两个股份?

黄胜很细致的跟大家上了一堂课,把居安思危、竞争意识和反垄断的种种好处给股东们讲了一个大概。

投资人都明白了南王设立两个股份制钢铁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有对比,让两家企业在同一起跑线竞争。

现在两家产品雷同,以后就不会了,哪一家能够推陈出新就会更好地占领市场谋取更多利润。

大明商贾的理解能力杠杠的,他们纷纷鼓掌表示支持。

他们也不傻,在无法看好哪一家会胜出的情况下干脆不花那个脑筋,两头下注即可。

赖以称霸世界的钢铁生产企业被黄胜有意拆分成为两家上市公司,形成两套独立运转的体系,很快就会有许多人才脱颖而出。

因为人就怕跟人比,有阻力有竞争才会有动力,有创造力才会有活力。

“华夏冶金”的能耗比如果好于“南华钢铁”,那么“华夏冶金”的管理团队自然就比“南华钢铁”强,人员变动就会开始,当然是能者上庸者下,以后推出科学的成本倒算管理办法指日可待。

两家钢铁企业会得到大量资本注入,有钱自然有个性,蓬勃发展即将到来,不仅仅是量能的扩张还会有质的飞跃。

两家具备了竞争意识的企业会不遗余力搞新产品开发,科研团队肯定加强技术革新,许许多多“南明”创造会应运而生,高附加值的特种钢当然会层出不穷。

南明市场杜绝恶性竞争,大家比产品、比服务、比质量、比创新,在南明体内系比价格。

为什么强调在南门体系存在价格竞争?那是因为在体系内让价,使用者都是汉人,他们能够获得质优价廉的钢材会导致太多新产品、新机械提前问世,会引领工业革命。

外销就不可如此,优质钢材的出口关税会定得很高,根据用途由一倍到十几倍不等,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产品得不到暴利根本对不起勤劳加智慧的汉民族。

钢铁这个近现代发展中最重要的要素,南明会保持领先不知道多少年,因为黄家的钢铁生产不仅仅有家主开了金手指,还有大明顶尖工匠、技术员长达超过十年苦心钻研。

拥有高质量的钢铁,自然会有层出不穷的精良武器,“战神”军队更加如虎添翼,日不落帝国已经在招手……。

王承恩得到天子委派他编练操的任务心里没底,他特意求见百忙中的黄胜。

天子身边数得上号的内臣求见,无论怎么忙也不能怠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