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部分 (第1/4页)

细想他们投降后金几年的生活,简直不堪回首,萧条冷落的旅顺城,满目疮痍的巷弄,横行无忌的八旗兵、佝偻着身子目光呆滞的汉人。

人最怕跟人比,旅顺口汉军、汉人阿哈的凄惨景象跟黄家湾岛那些满脸自信眼神灵动的居民比较,他们哪里还能算人?

军情司副官张有禄已经来到黄家湾岛主持工作,荷香也在这里监管后勤储备,毕竟辽东即将爆发大战,前期准备容不得半点马虎。

伪清国来人求见主将,来的还是旧相识尚可义,荷香、张有禄都猜不出建奴的目的。

他们再聪明也不可能想到以前不可一世的建奴现如今退化得如同惊弓之鸟,“战神”大军还没到,建奴就表示臣服,派人来沟通准备纳贡称臣。

张有禄在望海楼接待尚可义一行,这里尚可义曾经随义父毛文龙来过,故地重游他想起义父、想起太多战死的袍泽再次悲从中来。

自己曾经是大明参将陪同义父和当时还是关前道的南王高歌取醉,那时所有人都以消灭建奴为己任,一个个热血男儿豪情万丈。

第七百五十三章:倒戈

时过境迁往事不堪回首,如今尚可义作为背叛大明的汉奸来请求“南明”派遣战船接大清国求和代表团谈判,这简直是送脸给人家打。

终于见到了黄家湾岛主事之人张有禄,尚可义认识他,知道他是南王弟子,是南王心腹爱将之一。

尚可义不知该以什么礼节见张有禄,脑袋瓜短路了,愣在原地。

张有禄不以为意开门见山道:“尚可义将军,本爵之所以在望海楼接待你而不是在官署,是因为‘南明’不会跟建奴官方接触。

来见你只因为你是故人,本爵招待后你们后立刻送你们回去,以后不得再来,如再出现,就不是招待而是立刻缉捕押送京师交给朝廷处置。”

尚可义满脸通红,不好意思争辩,张有禄一通下马威后察言观色,见尚可义一脸愧色心里已经在盘算策反他。

尚可义道:“张爵爷,卑职知道无颜见江东父老,只不过卑职不甘心,今日冒死前来就是想搏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想当年卑职跟随孔有德反出大明也是形势所逼,大明待东江镇如何?爵爷应该洞若观火。今日卑职是想投奔南王,从今往后为‘南明’尽忠职守。”

张有禄有些意外,来人用不着策反主动投诚是不是有诈啊?

他道:“尚将军不急,故人重逢总要叙叙旧,你我小酌几杯,边吃边谈。”

两人来到雅间对酌,尚可义的亲兵已经在外间吃得满嘴流油,也难怪,当汉奸的日子太苦了,吃个饱肚子都勉强,哪里见过如此多的荤腥。

张有禄详详细细询问尚可义等人在崇祯六年投降后金以来的情况,尚可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张有禄负责军情司的时间有十数年之久,分析口供已经形成本能。

见尚可义回答自己的问题根本不瞻前顾后,都是有问必答并且脱口而出不吞吞吐吐,心里已经有些相信他投诚的决心。

张有禄问道:“尚将军,如你所说,如今前东江镇降军已经怨声载道,只要出现领头人,反戈一击大有可能?”

尚可喜想都没想肯定道:“爵爷分析得对,卑职兄弟二人就准备成为这带头人,卑职要以建奴之血雪耻,如果成功活着回来追随南王最好不过,如果死了还请爵爷以后告知天下人,我尚可义不是汉奸。”

“倒戈之事要细致谋划,不能操之过急,可是如何才能让本爵信任你呢?”

“这……,卑职只有一子今年十一岁,卑职秘密送他来黄家湾岛为质如何?”

尚可义真的铁了心重回大明,他特别期待获得“战神”信任,连用独子为人质的心思都有了。

其实崇祯四年的吴桥兵变,尚可义根本没有参加,后来在崇祯五年东江镇诸多旧将提出投降建奴,他就提出了反对意见。

只不过当时情况复杂,尚可义遭受东江镇总兵官黄龙排挤又跟副将沈世魁、游击李维鸾不和实在无法立足。

张有禄长期担任军情司主官,对于监督体制心知肚明,东江镇降将怎么可能不被建奴监督,尚可义的独子忽然不见了怎么可能会被无视。

他拒绝道:“不可、不可,将军的独子从旅顺忽然消失哪里瞒得住,建奴又不是傻子,他们时时刻刻提防着汉军,在你们身边就不会少了暗线。”

“确实如此,建奴从来没有信任过东江镇降卒,卑职军中就有建奴探子,但是这些人是谁卑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