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部分 (第1/4页)

黄明理考虑到何可纲等人枯守锦州劳苦功高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安排赶来的石换金和魏强汉带领两营人马和五千乡勇接替原锦州守军。

两营热兵器部队,涵盖“战神”陆军所有兵种,连野战医院都带上了,有正兵、辅兵八千人马。

由于何可纲是带领人马轻装奔袭大草原,因此炮兵和大炮全部留在锦州城,汤道衡和飞行队员当然留在锦州参加防务。

建奴敢来,石换金、魏强汉和汤道衡就敢在城外建奴留下的壕堑里跟敌人野战,根本用不着战士守城,五千全部换装线膛枪的一级乡勇和锦州炮兵守城足以。

这些年线膛枪的产量倍增,一级乡勇只要被选中来辽东参战就会得到线膛枪,战斗力升级毋庸置疑。

石换金等等“战神”将领一来到锦州就研究地形,很快锦州方圆五十里的沙盘就出现在营赞画部。

锦州外围建奴辛辛苦苦挖的沟沟坎坎“战神”军人会较好利用,在这里打响阵地战,八千“战神”子弟兵可以猎杀超过三万建奴八骑甲兵。

汤道衡、石换金和魏强等等“战神”将领都期盼建奴见到锦州驻军大规模撤走,以为锦州防守空虚,认为他们有机可乘,再次来到锦州城下摆开战场。

可惜建奴走得义无反顾,没有哪路人马还幻想拿下锦州,石换金他们注定等不来建奴袭扰了,只能安排从忠明堡、永平府调来的青壮开始屯垦。

辽东原住民相信“战神”说到做到,在忠明堡、永平府等地屯田的原籍在锦州、沈阳附近的辽东老百姓知道回家的日子不会太久了,他们高高兴兴来到锦州一边干活一边等待归乡。

“南明”的土地政策很透明,还会给予辽东政策倾斜,每一家归乡的汉人在辽东都可以无偿获得十亩私田且无需纳税,租种田亩缴纳的皇粮也比海外低两成。

前期的安置银子每家每户给三十银币,需要贷款的汉民可以得到五十块银币免息一年的优惠政策。

“南明”政府给予有力的政策扶持,以汉人的创造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相信不久的将来,北大荒一定会变成北大仓。

殖民了太多地方,如今“南明”的管理人才比比皆是,汉人回归辽东之时,这里再也不会经常被草原民族骚扰,恰恰相反保甲联防训练的辽东一级乡勇会在农闲之时结伙去大草原围猎。

得知锦州监军和守将被获准北伐蒙古,这将要是载入史册的异域扬威之战,参战将领的美名不知道会流传多少年,辽东巡抚成大事激动不已一定也要求加入,刘应坤也不肯落后。

没辙,黄明理只能调整方略,让所有的大明文武自觉自愿参加北伐,大明战士自由选择留下守土或者参加进攻。

最后北伐联军还是十五万,但是比例变了,“战神”军人只有不到一半,四万一级乡勇被主动要求参加讨伐大草原军事行动的明军取代。

秋高气爽风轻云淡,主动争取到名额参加北伐联军的十五万将士趾高气昂,杀气冲天起,鞑子要倒霉。

第七百六十一章: 横扫漠南

建奴几次都是绕道蒙古由蓟镇长城破口入关攻击大明,由此可见这一条路线上的鞑子该杀。

也确实如此,自从林丹汗一命呜呼后,他的麾下大多数投奔了建奴,他的女人也被红歹是和满清军事贵族瓜分了。

建奴王公贵族捡了林丹汗的破鞋一个个都当宝贝似地,连红歹是也不例外,把得到的两个林丹汗的女人宠上了天。

鞑子、建奴的女人没有节操,属于谁强大就跟谁睡的存在,而且睡得心安理得。

她们跟大明皇后没法比,大明皇城被攻破之时皇后毅然选择自杀全节,连诸多宫女都投河、悬梁就可见一斑。

林丹汗生前的多罗大福晋“囊囊太后”也就相当于林丹汗女人中的大姐大博尔济吉特氏,名字叫做娜木钟。

这个女人不但带着族人投降了红歹是,自己摇身一变成为大清国的皇妃之一,不仅如此,红歹是还纳了另外一位林丹汗的福晋窦土门。

由于黄胜在崇祯三年正月攻破沈阳卫,红歹是的女人和儿女除了跟随出征的豪格其余被一锅端,最后被崇祯皇帝杀得干干净净。

因此娜木钟和窦土门在崇祯八年春天跟了红歹是后地位远超历史,成为了伪满清国中宫大福晋、西宫福晋。

黄胜认为残暴而且愚昧的满清给蒙古带来的只不过是血腥的屠杀,建奴杀鞑子的男人抢鞑子的女人不可能得人心。

如果不是鞑子可以跟着建奴去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