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 (第1/4页)

�剖げ荒苋范ā�

黄胜认为即便自己的布置失效,刘国正和钱猛也该在第一时间派遣亲信来汇报失败的原因,会把皇帝殉国经过原原本本讲述。

他们也不可能任由大明皇帝的尸体落入贼手,没有本事带出活人,连两个死人都带不出来,岂不是一群废物?

为“南明”服务长达二十年左右,一步一个脚印走向高位已经拜将封爵的刘国正、黎喜汉、钱猛是废物吗?

几百从花重金训练的特种兵里精挑细选的特战队员全是样子货吗?布局京师小二十年的特工都是窝囊废吗?

答案都是否定的。很明显这里事出有因,没有任何理由能够证明刘国正和钱猛的人都是废柴。

现在没有北直隶特工回来禀报京师特别任务的执行情况,也没有发现刘国正手下的特种兵赶回来报告,这很不正常。

北直隶特工何其多也,全军覆没连一个传递消息的都出不来根本不现实。

三百余特种兵和刘国正、黎喜汉两位高手都被斩杀或者擒获更加没有可能性,这个时代又没有大规模杀伤武器,没有哪一股势力有能力悄无声息干掉三百余兵王。

黄胜得到崇祯殉国的消息反而是正常途径转达,没有经过军情司核实,与记忆中的历史别无二致。

刘国正、黎喜汉重点布置范围就在煤山,传出的消息是崇祯依旧在那里上了吊。

黄胜认为岂有此理,自己已经作弊了,明确安排刘国正带领兵王们在煤山守株待兔,历史居然还会依旧,奇哉怪哉!

自己苦心经营二十年,为了搭救崇祯派出了精兵强将,接应的两千骑兵都是战斗力忠诚度无可挑剔的亲兵营子弟兵,如此布置都无法改写历史,那么自己灭建奴、收辽东、吞朝鲜作何解释?

因此黄胜分析判定任务失败为时过早,至于吊死煤山的究竟是不是崇祯本人现在下结论还不是时候,总要见到刘国正或者钱猛等人才能够真相大白。

正在黄胜思考之时,舱外传来啼哭之声,小坤兴跌跌撞撞跑了进来,跪在黄胜脚下抱着黄胜的大腿哭翻了天。

哭着、哭着忽然哑了声音,原来坤兴悲愤过度晕厥了。

黄胜连忙抱起她掐人中揉胸口,才让她缓过来。悠悠醒转的坤兴悲声道:“大明国破家亡,父皇屈死,妾身求王爷出兵为我父皇报仇啊!嗯嗯嗯……”

瞧着梨花带雨的小萝莉,黄胜安慰道:“你先别忙着哭,你父皇驾崩的消息还没有经过我麾下谍报人员证实,我判断真实性不足两成。”

第八百一十四章:玉碎宫倾

坤兴哭道:“王爷,父皇龙驭宾天的消息乃是曾经伺候过父皇的秉笔太监王廉亲眼所见,这哪里会误传,王爷您要为大明做主啊!呜呜呜……”

黄胜大摇其头道:“未必、未必,不要太相信眼见为实,那说不定是个障眼法而已。

王廉是乔装打扮准备逃亡,他就不害怕被人认出?怎么可能、又怎么敢近距离瞧遗体?

所以那两具尸体一定不是你父皇和王承恩,不信你亲自去询问王廉,如果他确实没有近距离见到陛下遗容,那么我就能够判断你父皇应该是金蝉脱壳而去。”

黄胜其实也有些不安,既然王廉曾经伺候过崇祯,那么他是否验看过遗体尤为重要,黄胜的推断是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但是推断需要得到证实,让坤兴去盘问王廉马上就会有结论了。

坤兴毕竟年幼,黄胜三两句话就让她疑窦重重,她连忙赶去母后的船上一探究竟。

见到女儿,周皇后更加悲伤哭得话都说不出,张焉也是悲伤过度,整个人都软到在榻上。

见到母亲如此悲伤,坤兴好像忽然长大了,她觉得此时自己一定要坚强,她安慰母亲道:“母后,您莫要急于悲伤,我家王爷认为父皇乃是使用金蝉脱壳之计脱困,贼兵发现的尸体肯定不是真的。”

张焉强打精神道:“儿,你莫要安慰你母后了,王廉曾经是先帝身边之人,他亲眼所见哪会看错。”

坤兴笃定道:“我家王爷判断王公公根本没有机会近距离瞧见那两具遗体,他肯定是远远一瞥,从体貌特征和衣着来判断父皇已经归天,不信你们再传王公公来问问便知。”

此番话出口,坤兴也是满心忐忑,她害怕王廉不是如夫君分析的那样,而是真真切切近距离见到了父皇遗体。

人在极度悲伤之中但有一丝期望都会无限期盼,两位皇后都不哭了,让人传王廉来细细盘问。

王廉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