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 (第1/4页)

杜荷说道:“皇上,对吐蕃用兵,让臣也去吧。”

李说道:“你们俩就不要去了,飞虎军扩军的事情,你们要抓紧办好。另外,我还有个想法,在各个军区,也要成立一个支队级别的飞虎军部队,提高各个军区执行特殊任务的能力。

逐渐这个部队的任务,也要交给你们俩来完成。飞虎军的主要军官和教官,都要从现在的飞虎军里出,士兵可以在当地各个军区征召。

这些飞虎军部队,不仅仅执行各军区的作战任务,而且,要起到对各军区的部队的监督作用。”

李随口说着,但是,听到诺曷钵的耳朵里,却是暗暗心惊。这次自己回去,要带回一个支队的飞虎军,这些飞虎军可不仅仅是去对付吐蕃人的,还有监视自己的作用。

正事说完后,他们又开始喝酒,天南海北,胡吹乱侃,一直折腾到半夜。

蜀王府。

自从白智香子走后,蜀王李恪失魂落魄地来到了她的房间,睹物思人,心中一阵难过。

李恪是真心喜欢白智香子的,她是突然离开,令李恪很难接受这个现实。

就在昨天晚上,白智香子给了蜀王李恪一段难忘的香艳经历,今天下午,她又给了李恪更加难忘的一段感受。

到了晚上8点,跟着白智香子前去的那个妾室回来了,她扑倒在李恪的脚边,哭喊着说道:“王爷,白云不讲信誉,她把欢儿带走了。”

李恪更加郁闷,问道:“她还说了什么没有?”

第四百三十九章 吐蕃备战

那个妾室说道:“白云说她要把欢儿带走养大,让他回来报仇。王爷,你可要把欢儿救回来呀,”说完,又大哭了起来。

李恪心烦意乱,不耐烦的说道:“别哭了,欢儿的事情,我会想办法,你先下去休息吧。”

李恪独自躺在白智香子的床上,心乱如麻。也不知怎的,对于白智香子带走自己的儿子,他并不十分感到焦急,对于她也没有恨意。甚至,他隐隐约约的感到一丝希望,觉得自己还有和她见面的一天。

吐蕃,布达拉宫。

松赞干布接到了明珠公主的来信,心情十分不爽。

作为一国之君,松赞干布对吐蕃面临的国际环境,还是有清醒的认识的。他知道,唐朝对于吐蕃用兵,是迟早的事情。

然而,吐谷浑直接并入了大唐,吐蕃和大唐之间,失去了这个缓冲地带,战争实实在在的就要来临了。

吐蕃的地形,相对于大唐来说,是居高临下。然而,吐蕃和吐谷浑交界的地方,正是祁连山脉和阿尔金山脉,吐谷浑相对于吐蕃,也是居高临下。

唐军从吐谷浑进攻吐蕃,直接就进入了祁连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的盆地,这里也是吐蕃的重要粮仓之一,失去了这个盆地,吐蕃的实力将大大削减。

松赞干布恨恨骂道:“诺曷钵这个窝囊废、软骨头,真是个孬种,就这样把祖宗传下来的大好基业拱手让人,太令人鄙视了!”

骂人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松赞干布必须面对现实,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松赞干布是西藏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像佛祖和高僧大德一样为藏族人民世代供奉。他今年只有27岁,但是却已经有了14年的执政经历,

唐贞观三年(629年),松赞干布13岁时,国王朗日松赞被人毒死。诸族一起举兵叛变,西部的羊同部落乘势入侵,苏毗旧贵族也在积极地进行“复国”活动,纷纷向吐蕃进兵发难。松赞干布在这种内困外扰的严重局势下继承王位,成为吐蕃第32代赞普。他沉稳果敢,以强硬手段应付叛乱,经过3年征战,终于稳定了局势,再次恢复了吐蕃的统一。

后来他连年征战,东与大唐的凉、松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印度),强大土蕃王朝巍然屹立在青藏高原。

今天,松赞干布召集四大名臣吞弥桑布扎、禄东赞(即噶尔东赞)、支赛当汝恭顿和娘赤桑扬顿,以及大将军南宁松赞等人,商讨应对唐朝入侵的对策。

松赞干布首先将明珠公主传来的消息,向大家作出了通报。

大臣们一个个眉头紧蹙,他们知道,吐蕃将迎来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刻。

大论(外交部长)禄东赞说道:“过去咱们吐蕃和大唐多次发生过战争,吐蕃的武士们英勇善战,败少胜多。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唐朝这些年来,国力大大的增强了,常备军队的规模,也已经达到了百万之众,而且,他们的军队这些年来连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