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第1/2页)

林秋娘听了元初一的话,眼里顿时闪现惊喜,元初一态度表明她不介意她也到里去卖萝卜酸。 “婶子打算到哪去卖?”张秀娟随口问道。 林秋娘倒也没将自己的计划隐瞒,说自己就到大集市里去卖,说着看向元初一,“欸,元娘子,我卖酸也是卖,到时你那豆腐做出来了,我是不是能从你这进些货,然后拿到集市上卖呀?” 元初一想不到这林秋娘也想当这经销商,但之前王春生已经跟她说了,她也就把王春生的事跟林秋娘说清楚,要不以后两家人闹不快可就不好了。 “婶,不瞒你说,刚才你们家的二郎也跟我说想从我这拿货去卖,我已经答应他了!我若再答应你,怕他有意见,若是他没意见,我这没问题!” 林秋娘想不到这王春生竟然也想做生意,“你放心,这事我回去和春生商量,保准不让你为难。”她喜滋滋地帮元初一把碗筷收拾完然后才地回家去。 元秋娘帮了忙,元初一也不好让她空手回去,也装了好些生的肉丸子和豆腐果带回去。这让林秋娘更是喜不胜收。等林秋娘回到家里看到王家贵正在堂屋里坐着,明显就是等她回来。 不待王家贵说话,林秋娘已经得意地扬扬手上装肉丸子和豆腐片等吃食的大碗。王家贵好不惊讶,“元娘子没生气?” 林秋娘得意地笑着,“元娘子傻呼呼的,她才不生气咧!还同意我从她那里拿豆腐和豆腐片这些,一起拿进城去卖。” 王家贵叹息,“这元娘子确实傻!”一想到元初一之前说要买那片荒地,他就觉得她傻,“她买那荒地,少说三百亩,头三年是不用交田赋,可三年后也同样是要交春秋两季田赋,那样的地块,她要种什么才能有好收成?若是种不活,将来她拿什么来交税赋!” 林秋娘不禁也跟着叹息起来,“那她确实是傻呀! ” 不仅王家贵觉得元初一买荒地傻,村长更是为这事发愁。他之前已经劝过她,把利弊也跟她讲了,但她还是执意要买,可见他是劝不动她的。他只好在第二天跟主簿说元初一要把整片地要买下来的时候,请主簿把价格放低一点。 主簿也知道他们这虽是府城,但到底是位于边陲,地广人稀,很多田地荒废没有人耕种。现在有人一下子要买下三百多亩荒地,他也是乐得出手的。他立即就去跟知府何玉堂请示降点价,何玉堂想着那荒地留着也是留着,卖出去了两年后可是能收到不租税赋的,当即也就同意以二百五十文每亩卖出去。 这下可把村长高兴坏了,这价格可比原来衙门定的三百七十五文一亩便宜太多了。他也不迟疑,立即就请主簿派人下去量地。 由于地卖得便宜,主簿让量地的人,把线直拉到山脚下,把能量的都给量进去了,最后得出亩数是三百零五亩多点。主簿说那零点就不算了,按三百零五亩算。 元初一见主簿这么大方,她也没那么小气,在交钱的时候,给了衙门整整七十六两五百文购地款,又给了主簿十两银子,请他带量地的伙计去喝酒。 村长的好处元初一更是少不了,若是没有村长,这些地她可要花一百多两的,现在节省下来几十两,给了主簿十两,都还省几十两呢。拿到地契的时候,她就拿了二两银子给村长去喝酒,还买了好些布匹回去送给王桂芬和张秀娟,知道张春霖再过些天就成亲了,她又买了好些成亲需要用到的东西过去。 买这些东西所用的银子也不到十两,但人情总算是足了。 张永福看着满满一屋的布匹,茶叶之类的,不由看向村口方向。 “元娘子这人情做的,哎,还真是没话说。” “是呀,这些东西我们还真是马上就能用得上的,我也就收下了!”王桂芬说道,“当家的,你以后多帮衬帮衬她!” “晓得!” “秀娟,你以后也多去帮帮你初一姐!” “娘,我知道的。”张秀娟乖巧应道,“娘,初一姐还教和春梅认了不少字呢!” “哦!”这让王桂芬很是意外,“她识字呀?” 张永福白了自家婆娘一眼,“她爹是举子老爷,她识字有什么奇怪的!”他看向张秀娟,“那你就好好学学着,识得字,以后找个好婆家!” “我还不想嫁呢,我要再跟初一姐两年,多跟她学点东西!” “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你都已经满十六了,再不说亲就变老姑娘了!”王桂芬着急道。 张秀娟噘嘴,“我跟初一姐说了,我要给她磨坊当账房,初一姐同意了。她说只要我三个月内认完她教的字,算术过关,这账房就给我做!” “不行!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能老是抛头露面!你平时去帮点忙,挣点零花钱就算了,你心怎么还野起来了!当账房先生,我不同意呀!你若是不听话,以后就不许你跟元娘子来往!”王桂芬生气道。 张秀娟也倔起来了,当即梗着脖子说道:“我不!我就要跟初一姐学本事!我决定了,到十八岁再说亲,你们若不同意,我,我就绝食,我饿死!” 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