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招工啦 (第1/2页)

元初一倒不怕元家族人来对付自己,就担心他们会去为难十五和十六。但想到现在每天有玄月接送他们,觉得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一阵冷风吹来,阴沉沉的天空飘飘突突飘下一丝丝的春雨,让人感觉冷飕飕的。坐在石凳上的元初一可不想着凉感冒了,起身,拿起坐垫就就要回屋去,不料院门响起敲门声。她看去,是村里的两位大婶,便让云萱去开门,她也站在院子里等着她们,和她们打招呼。 这两位大婶手里都提着篮子,里面装满了她们切好的萝卜条。自从李春梅去了豆腐坊,张秀娟也没能再来帮忙,王桂芬那时也忙着给张春霖准备成亲的事,切萝卜的活元初一就让村里人帮忙切。她还是按斤算工钱,谁的手脚麻利切得多谁的工钱就多。 她现在不单拿萝卜来腌酸,还拿来晒干做萝卜干,一开始她担心自己腌制的不好吃,就试着腌了一坛而已,前几天她突然想吃,就拿了一些出来炒,想不到却得到云萱云朵和玄月的一致好评,十五十六更是赞不绝口。她不放心,又分给许阿婆李春梅他们拿回去吃,想不到他们也是说爽脆可口,下饭送粥都是极好。 既然大家都觉得这萝卜干好吃,于是她就把这萝卜干往大了做。现在已是开春,集市上的萝卜已经没有多少了,但她可不担心,这萝卜在农场商城里多的是,她一次兑换出来就是一堆。 村民见她家总有切不完的萝卜,也感到纳闷,她指了指厨房下的一个地窖,说是年前时买回囤的。大家还是觉得奇怪,囤了多久,怎么还是水灵灵的!不过大家也没问,心想她应该有她独特的保存萝卜的办法,谁让她是从京城来的呢,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元娘子,有个事,我想问问你,又怕太唐突了!” 一位大娘领了元初一付的工钱后,还坐在火边向元初一笑道,这笑容里透出很多的不自在。 “婶,有什么话就直说,不用吞吞吐吐的!” 这位大娘见元初一是个爽快人,也就不再为难,“婶知道你那腐竹作坊要招人了,婶想问问,婶能不能来上工呀?” 原来是想来应聘的,“婶手脚麻利,想来上工我当然欢迎呀,只是我这有点规矩得先跟婶说,婶若愿意,过两天作坊开工了,你就来。”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规矩是应该的,什么规矩,您说,婶一定好好照做!”这位大婶家里也是挺困难的,只有两亩地三亩田,每年就养些蚕,种些水稻,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地。 元初一也直接说道:“在腐竹作坊上工,若是没什么事得至少做满三年,这三年内不能自己出去开作坊,也不能把做腐竹的方法透露给任何人!除了工钱,我会每年额外给大家二两银子做保密费,但若是谁违反规定,把作法泄露出去,那得赔我一百两银子!婶子若愿意来,我们就签定契约,送官府存档,以此保证我们双方的利益!” 这位大婶想也不想就同意了,旁边那位大婶见状,也说自己想来,元初一见她们都是干净利落手脚麻利的人,也同意招她来上工。 这两位大婶走没多久,元初一的院门就陆续响起,来应聘的人快把她家的门槛都给踏破了。元初一也并都来者不拒,之前与她合作过的,知根知底的,她就都招了,对于没接触的,像雇工们的家人,她还是考了考,看看这些人是否爱干净,手脚是否干净、麻利,合格了才要的。 来的人多,她仅花这一天的时间就把腐竹作坊要招的三十个女工就招够,那些得到消息来晚的了,只能拍大腿,后悔自己知道消息太晚了。但元初一说自己还需要人切萝卜,愿意切萝卜的也可以来帮忙切。 很多人她都没接触过,也不知道这些人家里卫生条件如何,思虑再三,她还是把萝卜加工厂放在自家院子和厨房,如此既能保证做出来的萝卜干干净卫生,也省了大家提着萝卜跑来跑去。从此以后,元初一的院子里每天都热热闹闹的,欢声笑语不断。 十天后,正月二十七。 元初一正散着步慢慢往村口路旁她的茶棚走去。如今边关的榷场已经开放,每天往来边关的行人都不少,年前冷冷清清的官道上,如今是行人匆匆,车马不断,她家简易的茶棚才开张五天,生意非常不错。每天至少有五两银子的收入。 在店里帮忙跑腿的是两个雇工家里的孩子,机灵勤快,在柜台上帮忙收钱记账的是石头。当初元初一正愁着找不到人的时候,石头毛遂自荐来帮忙。元初一见他头脑灵活,算术又快,就答应了。几天下来,他竟然没有错漏一笔账。元初一对他很是满意。 石头刚送走一位客人,现在看着外面发呆,见元初一进来,忙出柜台去扶她。 “元姐姐您慢点!” 过了年,石头又长了一岁,十三了,个头也长高了些。 元初一让他扶着在一张桌旁坐下,她身孕五个多月了,肚子很大,两个家伙在里面还很不老实。 元初一跟石头闲聊了会儿,问道,“石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