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页)

供了一些歼灭的机会。”

“对!这两点的确都很重要。”

“最后,还有一个是我们老生常谈的建议。你们千万不能向晋军和中央军那样扰民。须知,我国抗战的主力,都说是中央军,其实并非如此,而是所有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中国抗战的最大力量,在于民众,而不是长腿的中央军。只有不扰民,才能扎根于这种力量,也就能得到这种力量的支持,自己也就有了力量。也只有这种来自于中国大地的力量,才能真正抗击外国侵略者。”

“是的,这一点我在四川也很有感触。谢谢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今天实在是受益匪浅,回去后,我努力宣传!再次感谢!”

“不客气!团结抗战,是我们应该做的。只是我们也是刚刚得到参与抗战的机会,经验还很有限,先前那些,很多是友军的经验教训,仅供参考。”彭雪枫谦虚地说。

“彭先生,最后再请教您一点我个人很关心的问题。”赵渭宾接着说。

“不用客气,尽管说,我们共同探讨。”

“我个人没什么爱好,一是喜欢兰草,一是喜欢看书,我在私下里看过一些进步书籍,包括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邹韬奋的,对你们的政治主张深有感触,很赞成,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同路人。可惜,我患有慢性肺病,身体不好,又缺乏坚强的奋斗精神,要不然,我现在就不回去了,直接投奔你们去当八路军。”

“哦?”彭雪枫感到出乎意外。

“这是我的真诚想法。”

“具体有什么问题呢?”

“我很想请教先生,首先,你们红军对抗战的信心到底怎么样?其次,你们对民国的前景怎么看?”

“关于抗战的信心,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我们共产党人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这是我们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日本的国内、国际形势所决定了的。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宣传,说的是真心话,和蒋介石缺乏信心的宣传完全不一样。实际上,如果我们能指挥更多的部队,或者有稍微好一些的装备,一定能比现在打得还要好,并且还要好得多。至于你所关心的民国的命运,实际上也就是南京政权的命运,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是,仅仅从南京政府对川军的整编和换发装备问题就不难看出,他们自私自利,党同伐异,不顾全大局。这种政权,如果不及早改变作风,想要在日本侵略和国内民主浪潮的大背景下独断专行、苟且偷生,恐怕是没有出路的。如果赵将军个人愿意为我们的抗战事业和抗战胜利后的国家建设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你的心意,我很理解,也很感激。我相信,我们合作的方式可以有很多,机会也很多,不一定非要现在就加入八路军。如果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估计你又方便帮忙,一定会设法与你联系的。”

“谢谢您!彭同志!今天受益匪浅,不虚此行。谢谢!我还得赶回去驻地,准备今天下午到前线去。很希望能和你们再见面。”赵渭宾紧紧握住彭雪枫的手说,轻轻地说,“再次谢谢您!同志!”

彭雪枫点点头,郑重地回答一声:“赵将军同志!请你多多保重!”

赵渭宾回到驻地后,向王铭章汇报了与八路军办事处联系的情况,王铭章也觉得此行收获极大。

午休后,赵渭宾见官兵们大多在为明日开赴前线提前休息,自己一时没有倦意,不想午休,就跟王铭章打了声招呼,独自带了一个警卫和一个川军办事处的人换了便衣步行到太原城里市政广场边的太原市最大书店去逛逛。

出门之后,赵渭宾才注意到,这时的太原市,整个就像一座大兵营,到处都是穿着各种军装的官兵,中央军、老晋军、新晋军、西北军、东北军、甘肃军等等,偶尔还能碰到八路军和川军。这些官兵中,有不少伤员,估计是从医院或部队跑出来逛街的。还有些三五成群、南腔北调的兵痞,不时骚扰小商小贩,调戏过路妇女,甚至向维护秩序的警察怒目而视,往往非得战区司令部的军纪纠察队出面,连哄带威胁的,才能平息事端。

三人刚走到书店门口,就碰到一群人和警察一起抓着一个偷钱包的小孩从里面出来。这一路见闻,看得赵渭宾不断摇头叹气。

赵渭宾逛书店,主要是找山西地图,结果没有找到,随便选了几本新书和几张报纸就打算返回驻地。

一出书店,看见广场上围着一大群人在看热闹,还有人鼓掌。

“那是在做啥啊?”赵渭宾问办事处的陪同人员小王。

“多半是八路军的丁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