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大家刚把营地设好住下,八路军的“战地服务团”立即出动开展宣传工作。他们用歌曲、朗诵、戏剧、快板、舞蹈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地方群众宣传持久抗战、游击战争、拥军爱民的道理。

有人向王铭章和赵渭宾报告说,不少川军官兵去围观八路军的文艺表演,两人都明确表示支持,还叫大家都好好学习人家八路军。

后来,122师在安泽县还碰上了丁玲亲自带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赵渭宾与她们联系后,丁玲亲自带团到川军营地慰问,看望伤员,安慰和鼓励大家不要气馁,持久抗战。

见川军官兵非常喜爱战地服务团的节目,士气振奋,赵渭宾赶紧和王铭章商量,恳留服务团与川军官兵举行了篝火晚会。

也就在这个时候,有不少川军官兵纷纷向邓锡侯、孙震和王铭章等高级将领反映,他们听到流言说,这次太原这么快沦陷,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中一个问题就出在川军身上:

首先就是中央派来的战区副长官黄绍竑瞎指挥。阎长官正指挥部队在忻口打得好好的,黄绍竑负责的娘子关方向突然溃逃,使太原受到威胁,前线斗志动摇,忻口防线不得不仓促后撤,导致日军突破要隘。黄绍竑还不遵行阎长官的命令,让娘子关的部队都往铁路以南山区逃跑,把依托城外阵地固守太原的计划全数打乱。

再一个原因就是川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本来是要川军来增援娘子关的,殊不知,他们装备太糟糕,又作战不力,他们一接防,日军一下子就从他们的防区突破了。

还有,更气人的是,有人绘声绘色地讲,川军要么不打仗,躲着日军跑,要么一打仗就不堪一击,被日军打得一塌糊涂,丢盔弃甲,狼狈得很,有的连枪都不要了,抱着个烟杆拼命逃跑,还跑几步抽几口烟,不然,就跑不动了。听说,连他们的总司令都差点被日军活捉了。

还有人到处造谣说,川军军纪十分糟糕,没有兵供站,到处要装备,到处扰民,弄得鸡犬不宁,甚至还有部队擅自补充装备,公然对晋军军火库破门而入。他们没有力气把门锁打开,就傻乎乎地直接用手榴弹炸,也不管会不会炸爆整个军火库。

听到这些传言,邓锡侯气得一塌糊涂,立马召集团以上军官询问,问到底有没有扰民的事情,问到底是谁去抢了晋军的军火库。

大家都觉得莫名其妙。突然,王铭章大骂道:“狗日的混账王八蛋,莫非是在造我的谣,简直是猪八戒偷西瓜——倒打一钉耙。”

邓锡侯问究竟怎么回事,他就把在太谷撤退时发现军火库的事情详细说了。大家很是哭笑不得,清楚这只不过是阎锡山在制造舆论,企图推卸太原沦陷的责任。

邓锡侯气愤地说:“龟儿子,丢下军用物资资敌也不给我们!换装备的事,我还没找他阎锡山算账,他倒是恶人先告状,诽谤我们。你搬得好,我不怪你!不过,这种事情,大家以后都要小心处理,要注意及时汇报情况和宣传真相,免得被别人抓住辫子和歪曲诽谤。”

事情真相虽然弄明白了,但太原沦陷毕竟是一个很令人沮丧的事,川军虽然总体上很顽强,伤亡惨重,但也不能说毫无责任。何况,大家都心里明白,有的部队打得的确不好,也的确有部队害怕日军,跟着友军的溃军一起闻风而逃,还闹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虽然总体上远不像谣言那样拙劣,但心中有愧,谣言可畏,大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愧疚、委屈、沮丧、抬不起头的感觉,甚至连换发装备的事情也不敢再催了。

也就在川军处境沮丧的时候,邓锡侯接到朱德从洪洞县八路军总司令部送来的邀请信,请他把22集团军司令部也迁过去,大家多亲近亲近。

11月12日,邓锡侯率集团军总部赶过去时,八路军这边已经为他们物色好驻地了。邓锡侯刚把队伍安顿好,朱德就带着几个八路军高级将领前来看望。

朱德一见面就为大家鼓劲,说他已经听115师的干部和战士们讲了,川军是他们遇到的所有中国军队中装备最差却打得最顽强的国军部队,表现很不错,消灭了不少日军,为掩护友军撤退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后,双方主要介绍了在马首村见面之后的情况,朱德说,他已经知道邓锡侯马失前蹄的遇险经历,为他跟在自己后面赶路竟然遭遇这样的危险表示抱歉。

邓锡侯赶紧说,这件事情,我应该好好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要不是你们的部队赶过来牵制住了日军,我说不定就真的成了俘虏,掩护他的弟兄也可能都要死在那里。

双方又把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