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节 不情之请 (第1/3页)

当御座上的天子向蔡吉发问“卿已二十有二,不知何时完婚”之时,陪坐在蔡吉身旁的赵云心头由不得咯噔了一下。由于对昨日天子与孔少府之间的那番对话略有耳闻,这会儿的赵云自然不会天真地以为刘协这是要借机解除蔡吉与曹丕之间的婚约。想到自家主上屡屡出手救汉室于水火,天子却丝毫不顾及主上的对汉室的忠诚,反而当众施压催促主上完婚,失望的情绪便在赵云的心中油然而生。说起来赵云其实并不讨厌曹丕,他只是看不惯曹操嚣张跋扈、残暴不仁的作派,更理解不了为何天子要一再撮合自家主上与曹操这等枭雄结亲。

相较赵云的愕然,身为当事人的蔡吉则明显要冷静得多。话说蔡吉上一次被人当众问及年龄、婚否之类的问题还是在前一世当银行职员的时候。哪曾想二世为人后还是少不得被人催婚。只不过这一次催促她成婚的并非大妈大婶,而是堂堂的一国之君。说起来在历史的长河中皇帝替臣下保媒拉纤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儿。而这一世蔡吉既已身为诸侯,那她的婚姻大事就注定与情爱无缘。

通过先前眼线传回的消息,蔡吉判断曹操和刘协显然都有心催促她与曹丕完婚。不同的是曹操是想利用曹蔡联姻牵制蔡吉,为曹军休养生息争取时间。而刘协的态度则更为复杂。一方面他作为曹蔡联姻的始作俑者,本不便于主动出面解除婚约。毕竟天子金口玉言,下了圣旨再反悔有损皇室威仪。另一方面孔融之前在阅兵场上的那番诛心之言似乎也对刘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蔡吉当时没在现场,无法凭细作传回的只言片语揣摩那时刘协的想法。但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协都有心利用婚姻来牵制她这位女诸侯。

依蔡吉眼下的实力当然也可以强行推掉这桩婚事。但这就意味着她将与曹操彻底撕破脸。蔡吉油然记得她上一次撕人脸皮是与袁绍决裂。结果是袁绍败亡。再上一次撕人脸皮是吞了王行长的五百万,那一次换来的是王行长搏命一撞。诚然蔡子梅殒命长街后穿越成了蔡吉。蔡吉却不认为她下次还能如此幸运地遇上穿越重生这等奇事。所以这一世的她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决不轻易撕人脸皮。一旦动手撕人脸,就必然已是做好了同对方搏命并且将对手彻底打入地狱永不翻身的准备。当然若是有人主动来撕蔡吉的脸皮,蔡吉也会不择手段要其性命,不管是已经伏诛的蹋顿、王凌,亦或是在逃的郭图与袁谭莫不如此。

当下的曹蔡联姻就好比一张脸面。虽然薄如纸片一捅就破。却维系着曹操与蔡吉之间斗而不破的关系。同时曹蔡联姻也是刘协的脸面。分封之后蔡吉计划在其治下的各州郡大规模推行均田制。这期间她少不得要清查户口、丈量土地,甚至对一些残掠百姓,公私成患的豪强大户严加制裁。并将他们的土地收归国有。如此一来蔡吉势必会成为世家豪族群起而攻之的对象。而对付这些势力蔡吉除了紧握枪杆子之外,更需要占据道德制高点,所以尊汉这面大旗同样不能倒。

其实也莫怪蔡吉不带个人感情地算计自个儿的终身大事,实在是历来女子做大事。九苦一分甜。没有一股子冷酷、严格、拼命三郎的狠劲根本无法从男权主导的权利体系中脱颖而出。

只是蔡吉本人不在乎自己的婚姻大事,不代表其他人就能看得下去。这不。眼见刘协当众催婚,孙策便替蔡吉出言鸣不平道,“陛下明鉴,曹家公子太过年幼。齐侯双十妙龄如何与黄口小儿成婚?”

曹操见孙策半道杀出来搅局,不由脸色一沉冷笑道,“孤家子桓已过志学之年。如何不能成婚?亦或说吴侯有心替齐侯保媒乎?”

孙策只是觉得蔡吉出手将刘协救出虎口,刘协却反逼蔡吉这样一个妙龄少女嫁给一个十来岁的娃娃。如此行径着实不够厚道。但真要说替蔡吉保媒,这位江东小霸王可就敬谢不敏了。至少孙策在与其弟孙权交流过后便彻底打消了同蔡吉结亲的念头。所以此时且听他以不屑地反讽曹操道,“策不及曹公子嗣众多,岂敢夺人之美。”

曹操见孙策暗讽其送子为质,脸上顿时红一阵黑一阵地眼瞅着就要发作。一旁的孔融见状生怕曹操与孙策当场翻脸毁了今夜的宴席,于是赶紧出面扯开话题转而以关切的口吻向蔡吉探问道,“齐侯可是嫌曹二公子年幼?”

无视周遭神色各异的君臣,蔡吉低垂着眼帘摇头道,“非也。只因天下未定,无暇谈婚论嫁。”

蔡吉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皆为之动容。曹操、孙策、刘备固然是从蔡吉平静的语调中听出了这位女诸侯宏大的志向。刘协本人亦被蔡吉大公无私的气节所感动,不由自主地在内心深处萌生出了一丝愧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