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1/4页)

随侍接过诗言,铺在御案上。帝辛一见,不由大骂:

“贼子无礼如此!朕体上天好生之德,不杀鼠贼,赦令归国;他却写反诗题于午门,大辱朝廷,罪在不赦。”

即命宣殷破败、晁田、鲁雄等,统领六师,要御驾亲征讨伐苏护。鲁雄听罢,低头暗想:

“苏护乃是忠良之士,素怀忠义,何事触忤,天子自欲亲征,冀州休矣!”

想到这里,鲁雄便为苏护辨解道:

“苏护得罪陛下,何劳御驾亲征!陛下之大军正在东夷不可轻动,况且四大镇诸侯,俱在都城尚未归国。陛下可点一二路征伐,以擒苏护,明正其罪,自不失挞伐之威,何必圣驾远至其地?”

帝辛闻鲁雄之言,问道:

“四侯谁可征伐?”

费仲在傍出班奏曰:

“冀州乃北方崇侯虎属下,可命侯虎征伐。”

帝辛即准施行。鲁雄在侧,自思:崇侯虎乃贪鄙横暴之夫,提兵远出,所经地方,必遭贱害,黎庶何以得安?现有西伯姬昌,仁德四布,信义素着,何不保举此人?庶几两全。

帝辛正命传旨,鲁雄奏曰:

“崇侯虎虽镇北地,恩信尚未孚於人,恐此行未能伸朝廷威德;不如西伯姬昌仁义素着,陛下若假以节钺,自不劳矢石,可擒苏护,以上其罪。”

帝辛思想良久,俱准奏。特旨令二侯秉节钺,得专征伐。使命持旨到显庆殿宣读不题。只见四镇诸侯,与二相饮宴未散,忽报:

“圣旨到!”

天使舒展圣旨与众诸候大声念道:

“西伯侯、北伯侯接旨。”

二侯出席接旨,跪听宣读圣旨。

“朕闻冠履之分维严,事使之道无二。故君命召,不俟驾,君赐死,不敢违命。乃所以隆尊卑,崇任使也。兹不道苏护,狂悖无礼,立殿忤君,纪纲已失;赦彼归国,不思自新,辄敢写诗午门,安心叛主,罪在不赦。赐尔姬昌等节钺,便宜行事,往惩其忤,毋得宽纵,罪有攸归。故兹诏示汝往,钦哉谢恩!”

这二人得了圣旨,随即各归属国,点齐兵马,便要征讨苏护。且说苏护自反翼州之后,就整顿兵马等待朝廷的对应,早就准备多时,如今见到北伯候兵马到来,便把后马暗暗调出城来,只待时辰一到,就去劫营。

时至初更,翼军已行十里。探马报与苏护,护即传令,将号炮放起,一声响亮,如天崩地塌,七千铁骑,一齐发喊,冲杀进北伯候军营。

只见三路雄兵,人人骁勇,个个争先,一片喊杀之声,冲开七层围子,撞倒八面虎狼。单言苏护一人骑马,直杀入阵来,捉拿崇侯虎。左右营门,喊声振地。

崇侯虎正在梦中,听见喊声,披衣而起,上马提刀,冲出帐来。只见灯光影里,看到苏护金盔金甲,大红袍,玉束带,青骢马,火龙,向自己大叫道:

“崇侯虎休走,速下马受缚。”

捻手中劈心刺来,侯虎看到不由慌乱,将手中刀对面相迎,两马交锋;正战时,只见崇侯虎长子应彪带领金葵、黄元济杀将来助战。崇营左粮道门赵丙杀来,右粮道门陈季贞杀来,两家混战起来。

话说两家大战,苏护有心劫营,崇侯虎不曾防备;冀州人马,以一当十,金葵正战,早被赵丙一刀砍於马下。侯虎见势不能支,且战且走。有长子应彪保父,杀一条路逃走,好似丧家之犬,漏网之鱼。

冀州人马,却是凶如猛虎,恶似豺狼,只杀的敌军尸横遍野,血满沟渠,急忙奔走,夜半更深,不认路途而行,只要保全性命。苏护赶杀侯虎败残人马,约二十里,传令鸣金收军。

翼州城三十里外。北伯候崇候虎再听不到喊杀声时,这才与崇应彪会合在一起。父子二人归络兵马,只等到天亮之后,各路逃散的兵士才依依相聚。崇应彪与属下各亲兵一个多时辰点兵后,不由心中大悲。

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翼州平定(二章合一)

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七章、翼州平定(二章合一)

自奉帝辛圣旨前来讨伐苏护,共有兵马十二万,如今一个晚上便损失一半,只剩不到七万多,粮草尽失,战马损失七八成,个个脸个惊慌失措,哪里还有一点精锐军兵的样子。大帐之中,崇候虎听到儿子报告的损失,一气之下不在顾及自己的身份,崇候虎指着翼州方向大声骂道:

“苏护欺吾太甚,竟敢剩我军兵劳累,半夜袭营,日后吾定不与你干休。此次当要破你城池,擒你与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