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探亲 (第2/5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奉集堡终于到了,守堡的旗丁看了李榆的腰牌,非常热情地告诉他们出堡向北走不了三、四里路,山脚下那个村子就是北屯子,现在天色还早,进屋喝几口热汤暖暖身子再走也来得及,而且牛录备御就住在奉集堡内,他可以帮忙通报一声,李榆道了谢说不用,喝了碗水马上就告辞上路了。

看到北屯子了,李榆心里一阵激动,双眼有些湿润,忍不住发出长啸:“浩——瑞,浩——瑞。”听到这熟悉的喊声,村子里很快有了动静,村口有人出现了,而且人越来越多,有人喊起来:“野人回来了,我们的野人回来了!”两个小小的身影向他跑过来,不一会儿就扑进他的怀里,李榆兴奋地一个个抱起他们:“哈达里、喇布杜,你们还好吗?”

当李榆拉着哈达里、喇布杜走进村口,乌拉山的乡亲们立刻把他围在中间,乌岱大叔一把就抱住他,嘴里不听地说着:“好孩子,你终于回来了,部落里的人都想你啊,都怕你出事,当初真不该让那个四贝勒把你带走。”

纳娅大婶一边抹着泪水,一边笑着说:“乌岱大叔,野人是好孩子,乌拉山的神会保佑他,不会出事的。”

当库鲁出现在面前时,李榆激动地上去拉住他的手,把他带到自己那辆车前:“库鲁大叔,你看我带来了什么,这里有好多粮食,还有一匹布和一些衣服,我以后可以帮着我们部落的人过好日子了。”他又摸出怀里的布包递给库鲁:“这里还有十两银子,是大汗赏给我的。”

库鲁点点头接下来银子,转身对大家说:“今天我们的孩子终于回来了,我们要好好庆贺一下,他长大了,可以帮助我们了,以后大家不要叫他野人了,要叫他的大名额鲁。”大家齐声答应。

这一晚,北屯子前所未有的热闹,男人们坐在库鲁的火炕上,与李榆谈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事,纳娅大婶带着妇女们把各家凑出来的麦面、肉做了一顿煮饽饽,哈达里、喇布杜这些孩子也屋里屋外疯跑,直到很晚大家才各自散去。

夜深了,库鲁的屋里只剩下库鲁、乌岱和李榆三人,库鲁、乌岱现在多少有了点官职,库鲁是牛录里的四千总之一,协助牛录备御管理牛录,乌岱是拨什库,掌管文书、粮饷,但实际上他俩干的是村长的活,有些话只能他们三人谈。

库鲁摇着头说:“我们原以为进了镇北关日子好过些,但没想到还是挨饿,大金国把我们安置在这里,按照‘计丁授田’的诏令分了地——每丁六垧,其他就是大衙门的一道合居同食命令,我们住进尼堪家里,同居的尼堪每月给我们每人四升粮食。大金国恩养来者的口号就是骗人的,大金国谁也没有恩养,我们住尼堪的房子、吃尼堪的粮食,开春以后和尼堪一起下田同耕,是尼堪在恩养我们,北屯子的尼堪并不富裕,我们来了之后就更过不下去了,能跑的都跑了,剩下的一帮老弱尼堪就更养不起我们了,现在好了,诸申和尼堪一样都成了穷光蛋,一起都得挨饿。”

乌岱接着说道:“其实‘计丁授田’也是欺负尼堪,给我们分的地都是尼堪耕种过的熟地,尼堪的地没有了,要么自己重新开荒,要么只有逃荒了。”他气愤地说道:“我们都是山里人,有的是力气和本事,从来都是自己养活自己,尼堪日子好过些,那是人家会种田,凭什么拿刀逼着人家养我们,想到这些我就脸红。”

李榆听萨哈廉说过诸申与尼堪合居同食的事,知道这是对尼堪的一项恶政,但没想到这项恶政不但伤害了尼堪,最终也让诸申吃不上饭了,不禁问道:“那我们怎么办?不能让大家总挨饿呀。”看到库鲁、乌岱无奈的样子,想了想又说:“要不我回来吧,我可以多干点活。”

乌岱笑了:“你回来有什么用,我们差不多二百人,加上村里的尼堪和从别处划过来的诸申有五百多口男女老少,你干的活再多也喂不饱这么多人。”

库鲁严肃地说道:“额鲁,大叔知道你的好心,但你绝不能回来,这副担子太重会把你压垮的,你今年十九了,该出去闯出一番事业了,以后我们这里的事你不要管,你必须记住,你以后的事业越大,北屯子人过好日子的希望也会越大,这比你多干些活重要得多。”

乌岱看见李榆一脸沮丧的样子,笑着说:“你别担心,这里还有我们两个老家伙,北屯子不会那么容易垮的,别的村子能活下去我们就能活下去,这里的人很好,那些尼堪也老实勤快,前些日子你们去打宁远,有一些明国的游兵散勇窜过来抢掠,屯子里的尼堪和我们一道齐心协力把他们打跑了,其实人都一样想过太平日子,不是被逼无奈,有谁愿意抛家舍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