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深夜酒宴 (第1/2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两位国公的轿子深更半夜地进了紫禁城,在洪武初年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讨论军国大事如此,喝酒赌钱也如此,这事也就只有马皇后能管,出门把朱元璋的几个老兄弟一顿臭骂,在扯着朱元璋的耳朵,一顿教育,这事儿自然就平了。 可是现在皇明立朝已经十年了,这种事情也是越来越少,朱元璋也是收起了草莽英雄的痞气,变得注重上下尊卑起来。 今天忽然召唤两个老兄的深夜进宫,两个老兄弟的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臣,徐达。 臣,汤和。 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国公进了御书房,也没有多想,直接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老朱正在御书房的书案上挥毫泼墨,看见兄弟两人进来,当即摆手喊道: “天德!鼎臣!快来快来,今天咱心里高兴,你们快来看看。” 兄弟二人从地上爬起来,歪着脑袋往老朱的御案上看,一张宣纸上墨迹未干,一看就是刚刚写的,再加上那个笔迹,刀砍斧削一样的痕迹,虽然不是那么好看,但绝对可以称得上气势磅礴。 绝对就是老朱的手笔啊。 兄弟二人对视了一眼,同时举起大拇哥: “上位!您这字儿写的是越来越有气势了,整张纸上这么多字儿,竟然一个错的都没有………” “咳咳,鼎臣瞎说什么?徐天德一看自家兄弟要说漏嘴,便急忙把话接了过来。” 徐达又瞟了一眼宣纸,上边写着: “惟仁不失于疏暴, 惟明不惑于邪佞, 惟勤不溺于安逸, 惟断不牵于文法。” 心里暗自的合计了一下,小心的开口说道:“可又是哪位先生给您出什么好主意了?” 徐达这话也不完全没有依据,在早些年的时候,朱元璋经常因为想明白了一件事儿,大喜过望,大半夜叫他们兄弟几人进宫喝酒,只是当时的宫,还叫吴王宫,自从叫紫禁城以后,这种情况便越来越少了。 哈哈!天德,鼎臣,咱告诉你们,这四句话是咱儿子跟咱说的。 老朱拿起宣纸,轻轻的吹干上面的墨迹,炫耀似的和两位老兄弟说道。 太子殿下写的?? 两位国公虽然文化不高,但不能说是没有文化,也能看懂这四句话的深刻含义,绝不像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说出来的。 对,这就是咱大儿子写的。 老朱这一刻像极了炫耀羽毛的大公鸡。 如此储君,亘古未见啊! 徐达作为文化人,自然第一时间看出了这四句话的门道,毫不吝啬的夸奖起来,汤和自小便是大户人家,文化水平仨人当中第一。 当下双手抱拳,对老朱拜道:“恭喜皇上,有此储君,我大明江山固若金汤…………” 得得得………老朱一把拉住了汤和的手: “今天高兴,你我兄弟不玩那些虚礼!” 满仓!满仓!你他娘的死到哪里去了,告诉徐兴祖,给咱炒一盘大葱咸肉,炸一盘小河鱼,在整个肉皮冻,再煮一点咸豆子……… 整个宫里静了一瞬间,一个小太监战战兢兢的出来说道: “回陛下的话儿,满仓公公跟着太子爷选赏赐去了……” 哦,那你去!老朱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说道。 小太监后退两步,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 老朱摇了摇头,小声的嘟囔:“他娘的………” 看来陛下今天真的是很高兴啊。徐达起身给老朱倒了一杯茶水: “这大晚上的还赏给太子爷东西?” 一听这话老朱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拍了拍额头对徐达说道: “咱是赏给那兔崽子两个朝鲜进贡来的美女,这兔崽子最近不知道是怎么了,之前天天圣人之言,现在天天满肚子花花肠子,在东宫祸害了…………咳咳 喝茶喝茶,鼎臣你也喝茶………” 是关于自己亲儿子的丑事,老朱是不能说给他们俩听的,可是这两个人精,怎么可能听不懂。 毕竟同为男人,徐达也没有当回事,眨了眨眼睛,局促地对老朱说道: “太子殿下正当少年风流,出了这样的事情很正常,实在不行就在功臣勋贵之家,寻几个适龄少女嫁入东宫算了,要么就全国选秀,选出家世清白女子充实东宫………” 说完这句话,徐达也没有在意,美滋滋的喝了口茶水儿,暗道:“这宫里的茶就是比我自家的茶好喝,苦中带甜,唇齿留香啊……” 一边的汤和,也接过话茬说道:“我当是什么事儿啊,这还叫事儿。我说上位呀,太子爷天资聪颖,他看上个丫头还不是那丫头的福分?这咋能叫祸害,真要是怀上了,依着太子爷的种子,怎么也得是个塞王啊………” 对对对,鼎臣说得对,徐达则附和在一旁狂拍马屁。 反正拍马屁也不交税,还是拍太子爷的马屁,能拍就拍呀。 天德说的对呀…… 老朱对徐达汤和的话深以为然,想了半天也没想到合适的,忽然语重心长地看了一眼旁边的徐达,灵机一动,猛的一拍徐达肩膀: “我说天德啊,你家妙云今年快十五了吧?那孩子在家还好吗?我记得妙云六七岁的时候,咱们应天就传出,徐家的大女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