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昭儿争气,你少往脸上贴金 (第1/2页)

事实证明,洛屿泽没她想的那么大度,见面还是要挖苦两句。 也能证明,他昨夜并没去沈思琼房里,那他昨晚歇在哪儿? 只剩下两种选择,前者自己屋里,后者青儿房中,洛雁更希望是前者。 青儿的事,她从没当着洛屿泽的面提过。 一是不想让他怀疑自己吃醋,二是不想给自己添堵。 今日愉悦,也是昭儿病好后,她头回在阳光下见他。 许是因为营养没跟上,昭儿不仅比同龄人瘦,还比同龄人矮。 唯一一点好处就是占了白。 不然整个人看起来又瘦又矮又黑实在过意不去。 也正是因为白,所以他穿青色的衣衫反倒多了一些不食人间气。 昭儿同洛屿泽站在一起,气质确实如出一辙。 除了相貌上有所差别,不过还是能一眼看出是同父兄弟。 只是昭儿生了双跟她一样的狐狸眸,不过他是男子,算不上妖媚,倒是多了些精明。 而洛屿泽是柳眸,柳眸狭长,多情又绝情。 沈思琼招呼着把束修六礼拿上马车,分别是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和干瘦肉条。 洛雁在旁看了一眼,这个季节还能找到莲子不容易,也不知道沈思琼费了多大功夫。 虽然阴贺昶说要先探探昭儿的品行,再决定要不要收他。 但这束修礼还是要备着,万一同意,当场就能拜师了。 洛雁觉得是没问题的,毕竟是她亲弟弟,她有自信。 真见到了阴贺昶,洛雁不得不承认,跟想象中是有所区别的。 她以为,读书人皆是一身整洁的素色衣袍,无论何时都端着读书人的架子,看起来就文绉绉的,空口便是大道理。 但这阴贺昶不仅生的五大三粗,竟还穿了件宝蓝色的锦袍,脸上的胡渣冒着尖,豪爽地看不出他有半分读书人的样子,相较之下,赵家哥儿都被衬得更像文官了。 就连说话,也是中气十足,“师妹!” 沈思琼礼貌地行了个礼,“师兄。” 两人站在门口你一句我一句地唠了一会儿,但从对话的内容便能听出,两人并不相熟,只是同门师兄妹的客套罢了。 人情世故走完,众人在大厅落座。 终于盼到阴贺昶考究昭儿的时候,洛雁忍不住紧张。 不过她只是个最不起眼的旁观者,更没人在意此时此刻的心情。 正当所有人凝神贯注昭儿时,阴贺昶突然发出一声大笑,打破这既有的安静,“就这瘦得跟猫崽一样的小玩意儿想当我的弟子?我真怕一戒尺下去,就把他的骨头拍碎。” 比起玩笑,阴贺昶这句话倒像是下马威。 昭儿神色平静,并没半分露怯的意思,作揖道:“只要阴先生愿意收下弟子,弟子愿整日起早锻炼身体。” 阴贺昶应道:“病不死就成。” 说罢,他便给昭儿出了一道题,“虽说品性为前提,但我也得考一下你的学问,你便同我解释一下‘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这句话吧。” 这是《资治通鉴》的内容? 昭儿应该还没学过,洛家学堂的先生学问有限,一般只反复地同学子讲述儒学。 一上来就考这么难的题,只怕昭儿应对不上。 沈思琼算是整个场子上最镇定的人,她虽与这位师兄不熟,但也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 如果他真的愿意收徒,就不会这般刁难。 看起来他对昭儿应该不是很满意。 反正这条线她已经帮忙搭了,至于洛屿泽的弟弟怎么把握,就不是她该操心的事了。 昭儿微微垂眸愣了一下,阴贺昶见他迟迟未开口,刚想把人打发。 只见昭儿突然抬眸,字正腔圆道:“此为唐太宗所言,木心不直,便是说木头的芯如果没长直,那这木头上的纹理也会长得歪歪斜斜,如果用这种木材制造弓箭,看似强劲,但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也不会直飞目标。” “唐太宗以此话训诫太子当时的老师,想要以此来警醒少傅勿让太子误入歧途。” 说罢,昭儿再次作揖,“此乃昭儿愚见,若有不对的地方,还请阴先生指教。” “不错。” 阴贺昶脸上突然绽开笑容,“没想到你小子还是有两把刷子。” “你们洛府的学堂竟然还教《资治通鉴》?” 昭儿回道:“并不,是昭儿私下偷偷寻书来看的。” “所以这些解释都是你自己悟的?” 昭儿点头。 换做平日,洛雁总是提醒着昭儿千万要在洛府藏拙。 但今日出了洛府,是他为自己争得前程的机会,不用洛雁提醒,昭儿便能生巧,“不过昭儿只能简单看懂一半的内容,剩下一半只怕要请先生解惑才能记进心里。” 阴贺昶自然地夸奖出声,“你这个年纪,能够自己读懂一半已经很不容易了。” “你这个弟子,我认下了。” —— “拜师开始——” “第一,正衣冠。” ——“《礼记》曰: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故‘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第二,行盥洗之礼。” ——“师领徒洗,净手净心,正反各一,去除杂念,望日后学习心无旁骛。” “第三,行叩首礼。” ——“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