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高仙芝为国尽忠,哥舒翰临危受命,郭子仪李光弼力挽狂澜 (第1/1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画面一转,切换到了长安城,大唐皇宫。 “什么?洛阳城失守了?” 李隆基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差点就当场瘫在了龙椅上。 杨国忠更是面无人色,身体不由自主地发抖。 李隆基用力一拍面前桌案,对着杨国忠怒吼道: “杨国忠,你当初不是和朕说,只需要十天时间就能把安禄山的脑袋送到朕的面前吗?” “现在倒好,连洛阳城都丢了,你还有何话说!” 杨国忠双腿一软,噗通一声直接跪下。 “陛下,臣有罪,臣该死!” 便在此时,一名宦官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陛下,高仙芝求见!” 李隆基听到这个消息,顿时犹如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身体腾一下就挺得笔直。 “快,把高爱卿给朕带进来!” 很快,一位老将军就大踏步地走了进来。 他须发斑白,神情凛然,不怒自威,一看便是从尸山血海之中走出来的沙场宿将。 “臣高仙芝,见过陛下!” 在大殿之中原本惶惶不安的群臣,一看到高仙芝的到来,脸上顿时也涌现起了希望。 【高仙芝,高句丽人。密云郡公,右金吾卫大将军。】 曾奉命镇守西域,多次镇压当地针对大唐的各种叛乱,击退了吐蕃无数次对西域的进攻。 数年前,由于突袭并屠戮了背叛大唐的石国,昭武九姓恐惧之下联合大食国东方总督,率十万兵马进犯。 高仙芝领一万唐军,两万番兵仆从,于怛罗斯和大食联军激战五日。 因两万番兵突然临阵倒戈,高仙芝寡不敌众,只能败逃。 此战高仙芝遭遇惨败,出征时的一万唐军,只有千余人得以生还。 大唐也由此永久丢掉了对中亚的掌控。 但大食联军方面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伤亡是唐军的三倍以上。 此战过后,大食国见识到了大唐军队的实力,便遣使入大唐说和,放弃了继续向西域扩张势力的企图。 高仙芝虽然败北,但李隆基详查事情经过后,仅免去高仙芝的安西四镇节度使官职,将其召回长安。 不久前,得知安禄山发动叛乱,李隆基立刻派出高仙芝前往陇右都护府,调集大唐西军精锐回关中平叛。 此刻见到高仙芝,李隆基迫不及待地开口。 “高爱卿,你带回了多少兵马?” 高仙芝拱手道: “两万陇右骑兵!” 李隆基愣了一下,不由大失所望。 “就这么点?” 大唐安西四镇加上陇右,至少十万精兵! 高仙芝忙道: “陛下有所不知,时间仓促,只有骑兵能随臣率先抵达。” “剩余兵马,从陇右至长安,至少需要一个月。” “安西都护府之军,最快也得三个月以上!” “不过请陛下放心,臣听说封常清已经前往洛阳阻敌,以洛阳城高坚固,想来坚守三个月不成问题。” 高仙芝说完这句话,在场所有大唐君臣的脸色都变得无比怪异。 李隆基揉了揉太阳穴,有气无力地开口。 “洛阳已经被封常清丢了。” “什么?”高仙芝露出震惊表情,“怎么可能?” 封常清,就是高仙芝一手提拔起来的部下。 封常清的能力,高仙芝心知肚明。 高仙芝震惊之下,不由说了一句话。 “莫非是有奸人从中作梗?” 他话音刚落,在场诸多大唐臣子,目光齐刷刷地就落在了杨国忠的身上。 杨国忠顿时大为不爽,瞪了高仙芝一眼。 “老高,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 “我可没有对前线做什么事情,都是封常清作战不力,才导致的洛阳失守!” 高仙芝看了一眼杨国忠,表情也有些尴尬。 “末将说的并不是杨相公,相公误会了。” 杨国忠哼了一声,把头高高昂起,没有理会高仙芝。 李隆基心烦意乱,喝道: “都这种时候了,还说这些干什么!” “高仙芝,你立刻率兵前往潼关,务必要布置好防御,绝对不能让安禄山那逆贼侵入关中!” 高仙芝赶忙领命。 杨国忠眼珠子一转,开口道: “陛下,臣推荐边令诚监军,以防前线有人故意隐瞒军情,阻碍陛下视听!” 李隆基烦躁地摆了摆手。 “去去去,快给朕去!” 【高仙芝得到命令之后,很快率军赶到潼关,和封常清会合。】 【此时李隆基的旨意也到了,将封常清废为庶人,以戴罪之身在军中效力。】 画面中,高仙芝神情凝重地看着封常清。 “老封,你告诉我,究竟是怎么回事!” 封常清表情苦涩,一声长叹。 “高大人,这中原的兵,烂完了呀!” “还有那杨国忠……” 听着封常清一五一十地讲述完在洛阳招兵,以及杨国忠命令各地郡守主动出击以卵击石的骚操作之后,高仙芝也有些傻眼。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