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老朱训子,北伐口号中最重要的四个字,华夏皇帝的骄傲! (第1/1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杜弼被高欢突然训斥,不由大惑不解。 高欢冷冷地开口道: “眼下许多鲜卑将军的家属都跟随元修跑去关中,宇文黑獭天天派人来招降他们。” “南边的萧衍自称是儒家汉人正统,也在不断地诱惑汉人将军南下投降梁国。” “都这种时候了,让他们留在我麾下效力就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若是再以贪污的罪名惩治他们,岂不是要让我众叛亲离?” 杜弼愣了好一会,辩解道: “大王,真正决定战争胜利的并不是这些将领,而是民心啊!” “您若是惩治了这些贪污的将军大臣,就算他们跑了,人民之中也会诞生更多愿意为您赴死的名将。” “届时您集合河北、并州、山东、中原的民心,无论是西进还是南下,都绝对无往不利了!” 高欢越发冷笑不止。 “你一个读书读傻掉的儒士,懂什么统治天下?” “统治天下的关键就是有兵,要得到将军们的支持!” “没有将军们的支持,我高欢明天就要倒台,高氏家族后天就要被族诛!” “至于你说的老百姓?呵呵,那只不过是我治下的羔羊,羔羊是永远不可能变成恶狼为我去撕咬宇文黑獭和萧衍的,蠢货!” 【高欢险些将杜弼杀死,此后再无人敢进谏高欢,让他诛杀权贵整顿吏治和善待百姓了。】 看到这里,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一声冷笑。 “这高欢,上天给了他机会,他却不知道掌握。” “呵呵,就和之前的元朝皇帝一样愚蠢!” 听着朱元璋的吐槽,朱棣心中突然一动,开口道: “父皇,儿臣其实一直有一事不明,您为何要承认元朝是咱们华夏的王朝呢?” 在朱棣看来,只有汉人建立的王朝,才配成为华夏的王朝!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 “愚蠢!” 朱棣下意识脑袋一缩,做好了太子绕柱的准备,直到发现朱元璋没有拔剑的意思后才定下心来。 朱元璋冷冷道: “朕问你,朕北伐的口号是什么?” 朱棣不假思索地开口。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父皇,胡虏明明就是元人嘛。” 朱元璋缓缓摇头。 “不,你错了。” “你可知道,当年朕离开皇觉寺之后四处乞讨,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吗?” 朱棣赶忙摇头表示不知。 朱元璋的人生中,从离开皇觉寺乞讨到后来参加起义军的这几年,究竟经历了什么? 这位大明开国皇帝从来都没有告诉过其他人。 朱元璋似乎陷入了回忆,眼神有些飘忽。 “那时候的凤阳一带,饿殍遍野!有汉人,有色目人,也有元人。” “官府和蒙古贵族,可不会去管你是什么种族,只要你是最底层的老百姓,他们就会用最残酷的办法来压榨你。” “朕见过在为了保护无辜汉人妇孺而对着官府拔刀相向的元人骑士,也见过将家里最后一匹母马杀掉只为了让要饿死的汉人妇孺活下去的元人牧民。” “朕还见过对蒙古贵族卑躬屈膝不惜出卖汉人同胞的汉奸,见过为了活下去把自己孩子杀掉用来作为口粮的汉人畜生!” 朱元璋说到这里,深吸一口气,平静了一下心情,才缓缓开口。 “朕看到这些,经历这些,明白了一件事情。” “无论是汉人也好,元人也罢,无论任何一个种族,最底层的老百姓永远都是被权贵们压榨,奴役!” “任何一个种族的老百姓,他们其实都很淳朴善良,都愿意为了心中的善念,对无辜的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 朱棣愣住了,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原来,父皇当年经历的事情,竟然是这些…… 朱元璋看着朱棣,淡然地开口。 “所以朕要驱逐的胡虏,从来都只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是那个趴在老百姓身上贪婪吸血的元朝官府!” “你只看到了朕口号中‘驱除胡虏’四个字,却不知道最重要的其实是‘救济斯民’!” “何为民?华夏疆域之中,无论种族出身,皆为朕的大明子民!” “任何华夏疆域上生活的子民,只要他愿意效忠朕,愿意认同自己是华夏的一份子,朕就会救济他,接纳他,让他真正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再也不会被权贵们所奴役!” 朱棣越发震动,一时间嘴巴张合不断,却说不出一句话。 这一刻,朱棣突然深切地明白了一件事。 大明屡次北伐,屡次和北元骑兵对战,并战而胜之。 是因为大明步兵远胜北元骑兵吗? 当然不是。 骑兵,号称冷兵器时代之王! 蒙古骑兵,是史上最强骑兵,空前绝后! 步兵再强,在面对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时,同样也有心无力。 大明凭什么赢北元骑兵? 就凭大明同样也有一支更加出色的骑兵!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