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秦始皇道破清准战争本质,阿玉锡二十二人就敢冲营? (第1/1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看到这里,秦始皇不由微微点头。 “这个乾隆皇帝,确实是个人物。” “能在这种群臣反对的情况下断然决定出兵,不是一般皇帝能做到的。” 扶苏的注意力,则被另外一个词语给吸引了。 “距离乌兰布通之战已经六十四年,这可是整整三代,不,四代人了。” 在大秦这个时代,十五六岁结婚的比比皆是。 即便是扶苏这样需要严格遵循二十岁及冠礼的皇族后裔,也同样在十八岁的年纪当了爹。 六十四年,四代人,三代皇帝。 持续不断地作战,目标都只有一个——灭亡准噶尔。 想到这里,扶苏心中突然多了几分敬意,轻声自语。 “像大清这样三代尚武的王朝,还真是很少见啊。” 秦始皇哈哈笑了起来。 “少见?无非就是准噶尔威胁到了清朝满蒙一体的国策,清朝不得不为罢了。” “若是朕没有猜错的话,等灭亡了准噶尔,清朝扩张的脚步也就停止了。” 扶苏有些疑惑地看着秦始皇。 “父皇好像很肯定?” 秦始皇抚须悠然一笑。 “这是自然,因为大秦也是这样的。” “若不是朕在位的话,大秦灭亡了东方六国之后就不会再继续扩张了。” 扶苏身体一震。 扪心自问,如果是扶苏自己,统一了六国之后,确实也没动力去扩张了。 只有像秦始皇这样的千古大帝,体内蕴藏着巨大的扩张欲望,才会继续征服百越,西南夷,并派蒙恬北上击退匈奴收复河南地,完成大秦的巨大版图。 顿了顿,秦始皇缓缓道: “但人力有时而穷,朕在收复河南地之后,清楚地知道大秦的国家机器也只能做到这里了。” “好在,金幕的出现给了朕和大秦新的机会。” 秦始皇目光熠熠地看着金幕。 漠南已经征服,漠北和西域都在路上。 科举制度有条不紊地进行,商业、手工业正在大秦境内蓬勃发展。 就连海外探索,也有了一些眉目。 大秦吃了时代的亏,不像后世那些华夏王朝一样有那么多的底蕴和可以借鉴的经验。 但朕一统天下,创立大秦王朝,又何曾有过什么底蕴和经验? 朕不需要这些东西,一样能让大秦王朝成为历代华夏王朝之中最强悍的那一个!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看着金幕,表情古怪无比。 “乾纲独断……” 大宋开国皇帝的心中,不停地念叨着这四个字,五味杂陈。 提起皇帝,几乎所有人都会想起“一言九鼎”“言出法随”“乾纲独断”的名词。 别的王朝皇帝或许是这个样子,但大宋却不是。 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接触了一批老军头的职位,又提拔了士大夫进一步地压制武人。 一系列的政策完成后,武人对皇权的威胁彻底消除,但士大夫却后来居上,分享了足够多的皇权。 如果大清变成大宋,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匡胤这个皇帝压根不可能在满朝百官的反对下出兵! 赵匡胤深吸一口气,心中突然对设立军机处有了非同寻常的渴望。 他定了定神,不去看面前的随身金幕,而是举起了酒杯,笑道: “几位爱卿,来来来,喝酒!” 在赵匡胤的面前,杨业、潘美等人不敢怠慢,举起酒杯。 “臣等敬陛下,敬强盛无比的大宋!” 一杯喝完,赵匡胤哈哈一笑,正色道: “爱卿啊,朕最近觉得,大宋的政治制度不太对。” 杨业等人愣了一下,过了好一会才由潘美试探性地开口道: “陛下的意思是?” 赵匡胤道: “朕看了那靖康之变后突然觉得,若宰相都是不熟悉战事的文官,打起仗来未免会有不少掣肘。” “所以朕准备让枢密使和两位枢密副使也同列宰相之位,将来大宋打仗各方面也更加方便一些。” “爱卿等觉得呢?” 在场的全部都是武将,闻言脸上不由露出了强烈的喜悦之情,异口同声做出了回答。 “陛下英明!”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画面中,大清的军队浩浩荡荡地进入了一座小城之中。 阿睦尔撒纳,这位曾经竞争准噶尔汗国大位失败,果断投奔大清成为带路党的准噶尔王子,看着面前跪倒的无数准噶尔臣民,露出了骄傲的表情。 “本汗带着大清的军队回来平叛了,尔等只需要好好臣服,今后本汗自然会给尔等好处!” 在场的诸多准噶尔臣民闻言,齐声道: “唯大汗之命是从!” 【在阿睦尔撒纳这个准噶尔王子的带领下,清军一路攻城略地,进展神速。】 【此外,乾隆皇帝还对准噶尔汗国内部贵族发动了强大的政治攻势,派出大量使者联络准噶尔汗国高层贵族,许诺给他们各种利益。】 【准噶尔高层贵族们一方面已经厌恶了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汗国内部的多年叛乱,以及现任准噶尔大汗达瓦齐对沙皇俄国俯首帖耳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也见识到了清军的强悍以及乾隆皇帝的决心。】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