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张万和想开合作社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张万和被老总的话弄得大吃一惊,连忙跟老总解释。 “老总,黄崖洞那边人手有限,还要分出来大部分造枪造炮,现在每个月能造出来1万个地雷,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了。” “就算是买再多的地雷外壳,恐怕也很难提升多少产量啊。” 老总看向张万和,“那就让别的兵工厂帮我们造。” “那个什么甄氏驿站,不是能把东西送到甲县那边去吗?” “甲县那边的兵工厂,现在相对安全一些,就让他们帮我们造地雷。” “你买下来的地雷外壳,让甄国科直接送到甲县那边,等造好了地雷,再给我们送过来。” “不行的话,东鲁那边也可以帮着我们造嘛。” 张万和愣了半天,方才缓缓点头。 “要是这样的话,倒不是不可以。” “只要那个甄氏驿站能及时把东西运到,这么做确实能提高不少的效率。” “就是嘛,你做事不要那么死板,要多动脑筋才行。”,老总端起茶缸喝了口水,接着又向张万和问道。 “我最近怎么听说,有部队在外面找人买了子弹,你却死活不肯给人家报销。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时候的华国,因为连续几十年的军阀混战,加上国外洋行肆无忌惮的贩卖,导致民间散落着大量的枪支和弹药。 地主家的护院,民团,土匪甚至一般的百姓家里,手上都可能有枪。 至于伪军,虽然不敢轻易把手上的步枪卖掉,但是把鬼子发下来的子弹藏起来一部分,让家里人想办法卖出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自从老蒋断绝了对根据地的弹药供应之后,向民间购买弹药甚至枪支,就成了根据地一个重要的武器来源。 所以对于部队外购子弹的事情,老总很是重视。 张万和提起来这事,心里就一肚子委屈。 “老总,他们这是恶人先告状。” “我明明早就给他们规定了,找伪军或者其他人买子弹,每颗不能超过一毛五分钱。” “他们买回来的可是两毛一颗,甚至还有三毛一颗的,足足超过了一倍。我怎么给他们报销啊?” 老总点了点头,“是这样啊。可我怎么听说,现在外面低于2毛一颗,是没人肯卖子弹的,你这一毛五的价钱,是不是订的低了点?” 张万和听了更委屈了,“这还不是那帮家伙把价钱抬起来的?” “前段时间,129师打算买一批子弹,价钱都谈好了,就是一毛五一颗。” “没成想冀鲁豫那边半路杀出了截了胡,出到了两毛五一颗的价钱。人家就把这批子弹,卖给冀鲁豫那边了。” “为了这事,129师都把官司打到总部这边了,参谋长应该也知道吧?” 老总看了看身旁的参谋长。 参谋长点了点头,“是有这么件事。” “不像话”,老总哼了一声,“怎么把资本家那套学过来了,回头我批评他们。” “不过,张万和,既然咱们现在缺子弹,你也不要把价钱卡的这么死。不然人家不肯卖了,咱们拿什么去打鬼子呢?” “贵点就贵点吧。” 张万和的一张脸都快苦出胆汁来了,“老总,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咱们根据地连战士带干部,一二十万人,吃喝拉撒哪一点不要花钱?兵工厂造枪、造炮、造炸药、造地雷,哪一样不要花钱?” “好不容易从东鲁弄到一万多两黄金,还没有运回来呢,又被你花出去买地雷壳去了。” “原本我都给甄老板说好了,用这笔钱给根据地的战士们,换一套新棉衣呢,现在都没有了着落。” “这子弹打出去可是跟泼水一样,买得时候贵上1分钱,加起来都不是小数字。” “两毛五的价钱,都能在兵工厂造出来两个塑料手雷了。” 老总被张万和的一番诉苦,弄得有些尴尬。 “行了,张万和,别在这哭穷了。” “知道你这个大管家当的不容易,不过这子弹、枪炮,都是战士们打鬼子的家伙,同样耽误不得。” “你说说吧,有啥解决的办法没有?” 张万和看了一眼老总,“前些天那个甄老板跟我提过,他能弄过来便宜的白糖和盐,交给我们去出售,利润应该非常高。” “这些东西就算是在根据地里面,销路应该也不错,更不用说卖到外面去了。” “我琢磨着不如在根据地里面开几家军民合作社,对外出售这些东西。” “还有棉布,也可以放到里面卖。老百姓家里有什么产出,我们也可以收购过来,再通过这个合作社出售。” “这样子不光我们能赚到利润,有钱去购买更多的武器和子弹,根据地的老百姓们,也能买到急需的物资。” 老总听完张万和的想法,背着手在屋里转了几圈,方才回过头来。 “我觉得这个事情可以搞。” “不光是咱们根据地可以搞这个合作社,就是边区那边,东鲁那边,甚至江南那边,只要是我们控制范围之内的,都可以搞合作社。”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