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中原大饥荒(三) (第1/1页)

随着有人用船把一家五口灾民送到北岸,换回来了700法币的钞票之后,介绍难民到对岸工作,迅速成为了洛城一项新的赚钱买卖。 众多有权势、有门路的人,原本对聚集在洛城周围的众多灾民既厌恶又恐惧,但现在突然打心底里喜爱起来。 这些人纷纷开始入场,忽悠着灾民们去长安的路不好走,火车很少,不如直接报名去晋省务工,过每个月包吃包住、还有至少15斤粮食的好日子。 而他们这些好心人见不到大家待在洛城忍饥挨饿受苦,愿意免费给他们送到报名处去。 有些灾民觉得去晋省前景不明,还是宁愿继续等火车去陕省。 有些已经从传单上或者别人的口中,知道了甄国科给出的政策,不甘心这几百法币的介绍费白白被别人赚钱,干脆拖家带口跑到黄河边上,打算自己找船过河去。 只不过现在洛城一带的船只已经成了稀缺资源,早就掌握在了少数权势人物手中,普通灾民想再轻松过河,已经成为了不太可能的事情。 到了最后,他们还是在饥饿的驱使下,被迫答应那些组织灾民过河报名的人的条件,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人利用自己赚走大笔的钞票。 甄国科和杨秀芹他们顿时开始忙的不亦乐乎,连孔捷的新二团都没有闲着。 每天一早,新二团的战士,就要骑着柴油三轮车从甄国科设在山中的仓库里运出来大批的粮食、法币钞票,然后把换回来的蝗虫运回仓库。 招来的灾民也会在招工处现场喝上一碗稀粥,然后送到新二团驻地附近暂时安置,等待着张万和再派人过来把他们接走,分散安置到根据地各处去。 这种热闹的场面自然很快就引起了鬼子的注意,轵邑县城里的那个鬼子中队出动了大半兵力,带着近百名伪军一起出动,打算前往娘娘滩一探究竟。 结果走到半路,就被埋伏了多日,早就等的不耐烦了的新二团那个营堵住一顿暴揍,只跑掉了不到20个鬼子,伪军们更是在死伤小半之后,剩余的早早地缴枪投降了。 要不是孔捷事先吩咐过别把鬼子打的太惨,免得他们真的过来大举开战,耽误正事,这个营连剩下的这些鬼子都不准备放走。 鬼子的这场惨败还带来了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黄河北岸的百姓们也放下了对鬼子们的恐惧,纷纷加入到了蝗虫换粮食以及报名去晋省的队伍中来。 虽然北岸的灾情比南岸要轻一些,但同样也是过的极为艰难。有这种好事,哪有不想参与的道理?无非是担心根据地这边不是鬼子的对手,害怕自己不但走不掉,反而被鬼子抓住进行残酷报复罢了。 鬼子虽然是占领者,但现在还需要靠残酷剥削华国百姓来获得自身需要的物资,自然不愿意看到占领地区的百姓大规模的逃亡,更不愿意看到根据地增加大量的人口。 所以在轵邑县城的鬼子大败而归之后,鬼子又接连尝试了多次,试图阻止杨秀芹他们在黄河滩边的活动。 一个鬼子大队被从怀州城里派了过来,但是却被孔捷亲自带了两个营狙击在半路上。 各种地雷、迫击炮、火箭炮一起上阵,使得火力本身已经处于劣势的鬼子根本招架不住。 在被狙击了两天之后,鬼子的大队长眼看着自己已经死伤超过两百人,但对手不仅没有撤退的迹象,反倒开始向两翼展开,试图把自己整个大队都留下来,只好无奈“转进”,撤回了怀州城。 鬼子后来还陆续动用了飞机和炮艇前来攻击,但都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 有甄国科在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大批的刺拳。 鬼子的飞机一旦敢出现在低空,就会遭遇雨点一般的小火箭攻击,随时都会有被击落的风险。 要是在高空轰炸的话,面对本身面积就不大,还提前挖好了防空壕的招工点,效果又是极差。炸弹绝大多数不是落在黄河里面,就是落在了沙滩上。 几次空袭下来,虽然对来不及逃散的群众造成了几十人的死伤,但鬼子的飞机也被打下来了两架。 鬼子觉得这样划不来,干脆停止了继续继续空袭。 对于在战争和饥荒中挣扎求生的灾民们来说,这种伤亡数字完全不会产生什么恐慌,但甄国科却极为恼怒,心中已经惦记上了鬼子的这些飞机,打算忙完这一阵之后去找他们算算账。 相对于飞机好歹还造成了一些伤亡来说,鬼子的炮舰更是连娘娘滩都没有接近,就被打了回去。 黄河的这一段河面此时只有四百来米宽,从下游驶来的两艘鬼子炮舰,被新二团布置在河岸边的迫击炮群打的毫无防守之力,重伤逃离,甚至连再来报仇的心思都没有。 在这种条件下,就算是鬼子把自家的战列舰开过来,也未必就一定能占到便宜。 少了鬼子捣乱之后,娘娘滩这边的生意就越发的兴旺起来。 每天都有上千人赶到招工处报名,然后被送回根据地各处,每日换到手的蝗虫更是高达万斤以上。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